第(2/3)頁 其實一開始劉方熊也覺得永歷皇帝和崇禎后的幾位短命皇帝一樣是個資歷平庸的天子。無非是因為血統高貴,被推到了那個位置上。 在抗清人士的眼中,只要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姓朱就行,實在沒想到當今天子的能力如此之強,簡直就是二祖附體,上天派來拯救大明力挽狂瀾的。 讓劉方熊感到驚訝的是一開始永歷皇帝卻是沒有表現出太強的能力,當時他還有所抱怨。 現在看來陛下這是在韜光養晦啊。 畢竟一開始陛下連一塊穩定的地盤都沒有,在各地之間顛沛流離。只能裝作胸無大志才能保全自己。 畢竟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陛下在沒有保全自己能力的時候就鋒芒畢露,恐怕會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 再后來陛下被孫可望迎到貴州,看似安穩了下來,實則被孫可望架空,完全當做一個傀儡,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那個時期陛下應該是極為痛苦的,但饒是如此還是學漢獻帝召見了心腹,將詔命發出。 可惜被人告發,這便有了十八先生案。 孫可望對十八先生嚴刑拷打,逼他們指認幕后主使之人。 可十八先生都是硬骨頭,沒有一個出賣天子的。 孫可望又來到天子面前,當面逼問皇帝知不知道這件事。 皇帝陛下矢口否認,孫可望遂下令以謀反的罪名將十八先生處斬。 此事一出舉朝嘩然。 天子被更加嚴格的監視,幾乎失去了行動自由。 若是換一個人,恐怕早就放棄了。 可天子異于常人,硬是忍辱負重了下來。 他等到了李定國勤王救駕,也等到了施展才華威望的那一刻。 再后來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天子先是守住了昆明,繼而奪重慶取得湖廣,徹底打開了局面。 多年來的忍辱負重終于有了回報,大明一片欣欣向榮之勢,清占區各地起義風起云涌,尤其是以山東登萊于七起義最為著名。 于七一聲令下整個登萊都變了天,殺的清官清將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劉方熊得知這個消息后直是拍手叫好。 那個瞬間他確實想過要順著這個勢頭起義,可最終還是按下了這個念頭。 畢竟他麾下只有千八百人,跟于七的兵力完全沒法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