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形容如今的明清形勢是再合適不過了。 明軍一路勢如破竹連著打勝仗,而清軍則是一敗再敗。 這倒也罷了,勝敗乃兵家常事,現在頹勢不代表一直都會頹勢。 可有一點讓清廷十分頭疼,那就是天災。 旱災、水災、蝗災、地震、瘟疫... 幾乎所有叫的上號的天災都被清廷遇上了,還偏偏都集中出現在了北方。 說這和老天爺沒關系,恐怕清廷自己都不信。 孝莊這些日子愁眉苦臉,因為漢中又丟了。 川陜總督李國英上的奏疏中將這一切歸咎于地震和瘟疫。 但孝莊心里清楚人的因素更大一些。 如果把李國英和李定國的位置對調,李定國是肯定可以守住漢中的。 當然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就目前李定國對明廷和永歷表現出的忠心來說就是孝莊使出清廷最擅長的離間計怕是也奈何不了永歷與李定國君臣。 問題出現了自己身上,那自然就得從根子著手。 孝莊很清楚清軍的戰力已經大不如前了。 要是換做太宗皇帝在時,別說李定國了,便是十個李定國綁在一起也不是八旗軍的對手。 如今的八旗子弟一個個游手好閑,提籠遛鳥完全被安逸的生活腐蝕,再沒有一絲一毫的銳氣。 這樣的八旗子弟用來做儀仗孝莊都嫌不夠格。 當然駐扎在各地的八旗兵相較于這些京師的八旗兵還是要強不少的,雖然較先輩們戰力有所退化,可至少能上場打仗。 孝莊也知道這種時候不可能真的一步到位,這種活兒需要慢慢來。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解決錢的問題。 上一次吃到甜頭后,孝莊再次把刀舉向了商賈,只不過卻是特定的晉商。 孝莊點名讓八大晉商派出代表進京。 名為犒賞其實就是押作人質。 有這些人質在,這些晉商大家族就會投鼠忌器,得乖乖的向朝廷送錢。 其實在孝莊看來這些都是應該的。 如果當年沒有清廷的提攜,晉商是不可能一躍而起壓過徽商一頭成為大清最大的商幫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