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就意味著登州和其他任何城池都不一樣。 要想攻打登州必須先控制一處碼頭或者海灣。 唯有如此,水師大軍才有落腳之地。 有了落腳之地,明軍才可以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勢,不然終究是無根浮萍罷了。 于七很清楚就在距離登州不遠的海面上有一座名叫虎跳島的小島。 這座小島雖然不大,但距離登州城很近,近到從虎跳島出發只用半個時辰就能抵達登州城。 故而于七極力建議鄭經先把水師大軍駐扎在虎跳島。 這樣明軍就有了一個落腳之地,不用急于進攻。 探聽清楚消息后可以把虎跳島作為跳板進攻登州城。 這比盲目的沖擊清軍封鎖的海灣碼頭要合理的多。 鄭經當然是從諫如流。 長期跟隨父親生活讓他整日耳濡目染,對于海戰有了一套自己的認知。 他很清楚島礁對于水師軍隊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島礁落腳水師便是再強大也只能打一波。 一波如果沒有打下來就會出現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尷尬情況。 敵軍只要及時做出調整,增派兵力封鎖海灣港口,進攻一方將很難再有建樹。 這也很正常,畢竟防守方有先天的優勢,這個優勢要比陸戰防守時大的多。 所以鄭經在跟于七一番商議后當即就決定先在虎跳島駐扎,一切再從長計議。 北伐不是一兩個月能搞定的,所以也不急于一時。 鄭經不求在此次北伐中大放異彩,只要中規中矩不拖后腿就是極好的。 刨除父王鄭成功的光環因素,鄭經還是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實力做成一些事情的。 此次北伐就是他最好的機會。 至于甘輝嘛自然也沒有什么意見。 在他看來明軍的強勢之處在于兵力強大,而清軍占據了一個地形的優勢。 明軍要擴大自己的優勢就必須出奇制勝,趁著清軍沒有準備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雙方都準備好了卷起袖子開干,明軍的火力優勢未必能夠發揮的出來。 不過甘輝有一點擔心那就是聽說這虎跳島被一窩海盜占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