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鄭成功看來,要引蛇出洞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賣一個破綻。 這個破綻不一定要太大,但一定得引誘的蘇克薩哈胃口大開。 一旦清軍從老樹林里沖出,他們的埋伏便完全沒有了價值。明軍也可以順理成章的和其正面對決。 何守義自告奮勇的擔任這個誘餌。 鄭成功雖然覺得有些不忍,但見何守義如此堅持便也答應了。 他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做好外圍的布置,一旦蘇克薩哈上鉤,就及時殺出反伏擊清軍。 這個計劃聽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實現也不是那么簡單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讓蘇克薩哈動心。 只有蘇克薩哈亂了方寸,鄭成功才好發揮。 經過眾人一番商議,最終將反伏擊地點定在了距離老樹林不遠的一處河谷。 因為連年旱情,這條河已經見了底。所以說其是一處河谷倒不如說是一處山谷。 只不過山勢不高,兩側都是土丘罷了。 鄭成功在實地勘測之后立即決定就在此伏擊。 別看此處并不隱蔽,但只要清軍沖過來,站在山谷上的明軍就可以肆意射箭,將清軍射成刺猬。 所以一切的壓力都來到了何守義這邊。 他的發揮直接決定了這場反伏擊能否成功。 一旦清軍禁不住誘惑追了出來,等待他們的就是一頓痛擊。 “何總兵,這次就辛苦你了。一旦打贏這場仗,本王親自寫奏疏捷報替你向陛下請功。” 鄭成功十分大方的表態道。 “多謝忠王殿下,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何守義也拍著胸脯作保。 士為知己者死,他是真的視鄭成功為知己的。 從在雙嶼島見到鄭成功的那一刻,何守義便暗暗在心中發誓,只要鄭成功有需要,他一定會及時出現。 ... ... 幾萬人擠在一處老樹林里,比蘇克薩哈想象中還要混亂。 雖說他已經提前下令不得喧嘩吵鬧,但有些事情是控制不住的。 蘇克薩哈暗暗皺眉,思量是不是自己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便在這時,親兵突然來報,說前邊官道上發現了軍隊的蹤跡。 蘇克薩哈不由得大喜,心道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明軍真的是愚蠢至極,真的撞上來了。 “傳令下去,全軍準備伏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