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天降大雨,李來亨的心態崩了。 夔東軍準備北伐準備了這么久,為的就是能夠一鳴驚人。 而現在天公不作美,直接將他的希望澆滅。 在這種惡劣的天氣條件下火藥是不可能燃燒的。棺材炸城的戰術自然也就不能使用。 不僅如此,更可怕的是大雨條件十分利于清軍守城,而明軍攻城將會變得異常艱難。 這種情況下強行攻城,明軍的死傷只會更加慘重。 如果只一個南陽就打成這樣,絕不是李來亨想看到的。 作為一軍主帥,他必須要權衡其中利弊得失。 南陽之后還有洛陽、開封。若是次次都打的如此艱難,打到最后夔東軍基本上就不剩什么了。 所以李來亨決定等到天氣轉晴之后再開戰,不打算在暴雨之時冒險。 好在此次夔東軍帶的糧食足夠多,應該短時間內不會有斷糧的危險。 ... ... 在拿下登州之后,明軍順勢攻克了萊州。 登萊自古便是唇亡齒寒的關系,登州失守,萊州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如今鄭經已經把注意力放到了攻打青州上。 與濟南相似,青州也是山東數一數二的州府。 其中名流世家無數,富商更是如過江之鯽一般。 雖然因為戰爭這幾年青州蕭條了不少。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青州相較于山東其他州府,依然是一等一的存在。 鄭經已經迫不及待對青州發起攻勢了。 不過甘輝等將領極力勸阻,請世子殿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鄭經仔細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明軍是處于優勢的,越是如此越不能浪戰。 穩扎穩打,一步步的逼近清軍的腹心才是明軍需要做的。 當然他的父王鄭成功拿下兗州后也會在第一時間進攻濟南,如何和父王形成呼應之勢也是鄭經要考慮的。 總體而言,青州比濟南還是要好打的。 蘇克薩哈面臨二選一的局面應該也會選擇保濟南。 鄭經雖然決定了穩扎穩打,但也不能拖得太久,需要在解決青州清軍后第一時間趕赴濟南支援。 經過一番溝通,鄭經最終決定派人潛入青州府城提前散布消息,屆時與明軍里應外合。 鄭經敢這么做是因為明軍最近一直連勝,清軍一直連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