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何守義已經開始思考奪下山東之后的進軍路線問題了。 最直接的就是北上,從德州進入京畿地區。 雖然清軍在京畿地區囤積了重兵,但實際上早晚要打這一仗。 若是功勞能夠落在鄭成功的身上,何守義也能受益。 而如果讓夔東軍搶占了先機,何守義就最多只能做陪襯了。 越是臨近勝利前夕,人的心態就越容易發生變化。 何守義也不是圣人,自然要為自己的前途考慮。 “忠王殿下想沒想過走海路直搗京畿?” “走海路?你是說讓水師攻打天津衛嗎?” 鄭成功微微瞇著眼睛問道。 “不錯。天津衛乃是京師門戶,如果能夠將其拿下,對于京畿的威懾將極大。而且這也會打亂東虜的布防。畢竟東虜肯定囤積重兵在京師南邊,而對于東邊肯定會有所松懈。” 不得不說何守義看破綻看的很毒很準。 這個破綻其實鄭成功也注意到了,只不過一開始的時候他覺得合兵的把握更大一些。 但經由何守義這么一分析,鄭成功反倒是覺得分兵的收益更大。 “且讓本王再仔細想一想。” 事關重大,鄭成功也不能一拍腦袋就做出決定。 “這樣吧,我寫一份手書,命世子留一部分水師在登萊,如果拿下青州,我們再做計較。” 鄭成功思來想去一時還是難以決斷。 無奈之下,只能做兩手準備。 這樣到時不管是合兵還是分兵都不至于慌亂。 ... ... “大將軍,這事明賊送來的勸降書...” 一名親兵戰戰兢兢的將一份鄭成功手書送到了蘇克薩哈面前,戰戰兢兢的說道。 他深知以蘇克薩哈的暴脾氣很可能會勃然大怒。 若真是那樣的話,他很可能會被殃及池魚。 出乎他意料的是,蘇克薩哈似乎并沒有怒意,而是擺了擺手道:“把信放下,退下去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