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成功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他等來了孔連有的一封書信。 孔連有是什么人?那可是濟南孔家家主孔尚之的長子,根正苗紅的孔家繼承人。 雖然論影響力濟南孔家這一支比不了曲阜孔家,但也是其他世家大族比不了的。 鄭成功等來了孔家的表態,多少也算是件幸事。 不過讓鄭成功有些疑惑的是,為什么不是孔尚之親自寫信,而是由他的兒子代筆。 兩者的身份雖然看起來差不多,其實還是有一定差異的。 如果將來孔尚之想要甩鍋,完全可以說這是他的兒子孔連有私自做主寫的信。 換句話說,孔尚之留了一個后手。 一旦戰局對明軍不利,孔尚之完全可以不承認這封信。 想到這里,鄭成功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些大家族果然考慮的是萬全之策。 但凡有一丁點的風險都要想盡辦法規避掉。 可能這也是這些大家族可以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吧。 對鄭成功來說,孔家留一手讓他很不爽。但這至少比騎墻要舒服一些。 如果鄭成功對孔家的示好視而不見肯定是不行的。這樣會讓很多觀望的世家大族心寒。 鄭成功想要以盡可能小的代價拿下濟南,就必須盡可能的爭取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 說是交易也好,說是妥協也罷,事實就是如此。 鄭成功第一時間找到何守義商議對策,何守義在得知孔家決定投靠明軍后興奮的揮舞著拳頭。 “恭喜忠王殿下,賀喜忠王殿下。有了孔家的支持,殿下必定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濟南。” 鄭成功本就是國子監出身,對孔家人曾經十分敬重。 但自打孔家降清后這份敬重就淡了不少。 饒是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件好事情。 “依何總兵之見,本王該如何配合孔家拿下濟南?” “自然是利用孔家在士林圈子里的影響力。” 何守義雖然是個粗人,但腦子轉的很快。 “有道是人言可畏。只需要讓孔家散布出去消息,亂了人心,亂了軍心就好辦了。” 輿論這種東西確實是十分玄妙的,有時候一旦形成是不可能收的住的。 蘇克薩哈又對漢人的士林圈子并不了解。恐怕得到消息都不會立即做出反應。 等到事情鬧大了,蘇克薩哈發現不對了想要挽救卻發現來不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