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屆時是去河南還是去其他什么地方再做決定。 一開始李國英還有所猶豫,擔心清廷方面會抓著這點不放,定李國英一個失土之責。 但現在他卻是完全不擔心了,因為大清各地都燃起了戰火。 不僅是陜西、山東、河南哪個地方日子好過? 在李國英看來將來山西、京畿等地多半也逃不開戰事。 既然各地都有麻煩,那么李國英打的爛一些也不會那么起眼了。 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李國英才會存了退守潼關的心思。 大不了明軍打過來了繼續向河南撤就是了。 只要還有可退的空間,李國英就不會覺得自己沒有機會。 打不過他還跑不過嗎? 他李國英別的本事沒有,跑路的本領可是一絕。 當然能守住西安城是最好的。 這里畢竟是李國英的根基,如果貿然舍棄,李國英就相當于把多年經營的老本拱手送出。 這是他萬萬不想看到的。 但凡有一線機會他都會抗住。 只希望李定國的攻城決心不要這么強烈吧。 只要不拿下西安城,什么都好談。 李國英甚至愿意拿出一些銀子來賄賂李定國。 李定國是個梟雄一定也明白養寇自重的道理吧。 若是把他們這些清軍將領全都消滅了,天下安定了,永歷皇帝還留著李定國有什么必要? 而如果留著他們這些清軍將領,永歷皇帝心中就有著一根刺,那樣李定國就有了作用,就能一直牢牢的攥著兵權。 是以李國英決定寫一封親筆信,命人送去給李定國,希望他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 ... 過了白鹿原,西安城就近了。 騎在棗紅色的坐騎上,李定國的心情十分感慨。 西安,這可是西安啊。 關中,我又回來了! 西安無論是對于闖營還是西營的老將來說都意義非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