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罷。” “太皇太后或許可以做兩手準備。” 遏必隆是個人精。他當然明白孝莊在擔心什么,相較于索尼他更能想出一個投其所好的方案。 “兩手準備?” 孝莊一聽就覺得有點意思,點了點頭道:“說下去。” “太皇太后可以讓一部分軍隊先去山海關駐扎。如果京畿守得住就守。如果守不住再退到山海關,那時也有人接應。” 遏必隆侃侃而談道:“但必須要早做準備。有道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車到山前必有路那種話奴才是不信的。即便真的有,那也一定是死路。” 孝莊沒想到遏必隆說的一道一道的,默默的點了點頭。 她承認如果做了兩手準備,等于打心眼里已經認慫了。 但當下做兩手準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哀家覺得可行。” 思量再三,孝莊還是采納了遏必隆的建議。 因為她覺得確實不能把皇室的身家性命賭在八旗身上。 如今的八旗已經不是當年的八旗了,撐撐門面還可以,但要想靠他們打硬仗還是想多了。 但退出關去就完全不一樣了。 清軍本就是從苦寒關外走來的,對于這種環境十分適應。 哪怕一時適應不了,過上十天半個月也就適應了。 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里的,輕易不會改變。 而明軍就不一樣了。 不論是崇禎朝、天啟朝還是萬歷朝基本在遼東的戰事上明軍都沒有占到過便宜。 自打薩爾滸之戰后,明軍就像是被挖斷了龍脈一樣,屢戰屢敗。 不得不說天氣因素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明軍久居中原溫暖之地,不適應苦寒之地再正常不過。 若是首戰告捷還好一些,但如果首戰敗了,就會像泄了氣的羊皮筏子。 重新回到遼東,等于回到了清軍的舒適區,而明軍會很難受。 這樣最差也就是回到太宗時期,對孝莊來說未必不能接受。 普通士兵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孝莊現在有些擔心的是這些八旗貴族能不能適應。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