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接到圣旨之后,李來亨第一時間率部進軍陜州。 陛下真乃神機妙算也,李國英出逃之后,唯一可能去的就是潼關了。 只要李來亨率領夔東軍進軍陜州,就可以堵住李國英最后的退路。 他與李定國前后夾擊之下,李國英只有一個死字。 洛陽到陜州并不算遠,幾日的時間便也到了。 可到達陜州之后李來亨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平陸、解州一線似乎有清軍聚集。 山西清軍還沒有長記性,還打算來觸霉頭。 這還真是記吃不記打啊。 圣旨上明確的說叫李來亨配合李定國先光復陜西全境,并沒有說主動進攻山西的事。 李來亨也是這么想的。所以他肯定是不會主動浪戰的。 但人家都打上門來了,他總不能只挨打不還手吧。 李來亨當即派出斥候偵查消息,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這不偵查還好,一偵查著實讓他嚇了一跳。 原來清軍竟然聚集了足足五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李來亨不由得重視了起來。 陜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地本就情況復雜,一個細微的失誤都可能致使戰局失控。 李來亨還是決定先解決掉山西的清軍,再向潼關靠攏。 萬一讓山西清軍和李國英碰上頭,就不好辦了。 更讓李來亨驚訝的是這支清軍主力竟然以騎兵為主。 但仔細一想倒也正常,山西以北便是草原大漠。 而草原最不缺的就是馬匹了。 以清廷和蒙古的關系,想要馬匹不過是勾勾手指的事情。 相比之下夔東軍的騎兵就有些不夠看了。 一開始只有親兵營的將士們有馬騎,一連這么多場勝仗打下來也積攢了不少,但怎么看都是東拼西湊的,和清軍騎兵的正規軍沒法比。 若論火器嘛這支明軍也沒有什么太明顯的優勢,無非可以在關鍵的時候轟上幾炮,甩出幾顆土手榴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