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朱由榔也很清楚大明能有今天離不開將士們的浴血奮戰。 所以他遷都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賞群臣。 他準備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凌煙閣,在凌煙閣上命畫師繪制二十四功臣像。 這些國之棟梁值得永世紀念,也讓子孫后代們瞻仰他們祖先的容光。 鄭成功、鄭經、李定國、白文選、馮雙禮、艾繼業、李來亨、劉體純、劉興明、袁宗第、郝搖旗、賀珍、甘輝、何守義、于七、王二麻子、趙旭、李石頭、王賀年... 一個個名字數過來朱由榔發現立下大功的將士們實在是太多了,或許這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得好好挑選一番。 至于普通士兵們當然也得論功獎賞。 死去的將士則按照標準給予家眷撫恤。 他們為大明流了血,這血不能白流。 朱由榔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創立了皇明軍校。這樣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大明帝國培養將領。 而且這些將領肯定是效忠于天子的,不用擔心忠誠的問題。 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大明的軍事實力會有更大的提升,進軍西域,下南洋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想到這里朱由榔便覺得熱血沸騰。 他這代人沒法完成這些壯舉也不要緊,他還有兒子。 朱慈煊是朱由榔一手培養的,論能力絕對不會差。 雖然可能達不到朱由榔的高度,但繼承朱由榔的衣缽把大明引向昌盛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至于經濟、科技、文化自然要齊頭并進。 朱由榔希望大明發展成一個強大多元化的大帝國,而不是瘸腿王朝。 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有可能導致王朝走向末路。 朱由榔千辛萬苦才把大明引向了正軌,自然不希望他的大明留有遺憾。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