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水師船只停靠在海灣后一大票人想要趁著清軍不備奪取海灣控制權,從而控制全島。 可他們發現島上的建筑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住過了,尋覓了半天也見不到一個人人影。 在經過一番細致的搜查后,二人才斷定覺華島已經被清軍遺棄了。 如此看來他們來覺華島是真的來對了。 不費一兵一卒就已經有了落腳之地,現在明軍要做的就是盡快安頓下來。 覺華島有一主島和三小島。除主島外,其余三小島分別名為磨盤島、張山島、閻山島。 主島呈兩頭寬,中間狹,不規則的葫蘆狀,孤懸海中。 孫承宗主持遼東事時,曾經在覺華島主島屯糧。 覺華島上屯糧城設有北門和南門,無東門、西門。 北門南門各連港口,其見還有一條排水溝。城內糧草充足,可以屯守一年之久。 如此一來寧遠城和覺華島互為犄角,清軍攻打寧遠則覺華島可救之。清軍攻打覺華島,則寧遠可救之。 如今的覺華島屯糧城已經殘破不堪,明軍首要需要做的就是修復這座城池,使得清軍在此來攻之前能夠擁有一整套的防御體系。 于七跟何守義都有水戰的經驗,但要說經營島嶼、島礁于七的經驗顯然更為豐富一些。 他發現島嶼北部有一座石山,可以就地取材開采石頭來填補這座四方城的缺口。 這可是一個力氣活,于七自然不好獨斷專行,而是跟何守義商量,雙方各派一些人手來開采石料。 至于剩下的人當然也不是閑著,而是開墾島上的荒地。 覺華島荒廢了這么久,之前開墾出來的土地早就荒蕪了。 于七放眼望去只見這些昔日的田壟之上雜草叢生,讓人看來觸目驚心。 雖然他們此來帶來了足夠一年吃的糧食,但還是應該從長計議。不能每次都指望朝廷從登州運送糧食來,要留有后手。 今年肯定是趕不上種植糧食了,怎么也是來年開春之后的事。 但現在要做的是翻地,讓土地至少具備來年種植糧食的可能。 這當然是需要將士們來做的。 所謂軍墾,便是如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