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光飛逝,轉眼間便是三月。 按照兵部呈給天子的章程,大明征討遼東便在這個月。 最終朱由榔拍板同意了這個方案。 也就是水陸并進的方案。 李定國、李來亨、趙旭等將領統率大軍出山海關,鄭成功父子統率水師北上覺華島,支援于七跟何守義。 水陸齊頭并進,對遼東的壓迫性是極大的。 朱由榔期待半年之內能夠收復遼東,最遲也不能拖過今年。 大軍出征之日,朱由榔親自來到外城為將士們送行。 此番明軍主力有十五萬人,可謂是集結了所有精銳。 對此朱由榔還是很欣慰的。 希望他們可以一戰克敵,光復故土吧。 ... ... 作為陸路大軍的統帥,李定國身上的壓力可著實不小。 事關十數萬將士們的性命,他得慎之又慎。 大軍出了京師,一路來到山海關前。 袁宗第、劉體純等人看到山海關直是老淚縱橫。 十幾年前,便是在這里他們慘敗在清軍的手下,從而丟掉了到手的江山。 十幾年后他們重新又殺了回來,只是這一次江山不姓李而又姓朱了。 當然眼下這些都不重要了,他們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做大明的臣子。 只不過重新回到山海關,忽生許多感慨罷了。 山海關之戰真的是無數人生命中的轉折點,對大順軍來說如此,對朱明朝廷來說不也是一樣的嗎? 至此之后大明的皇帝走馬燈似的換了一個又一個。 若不是當今天子上位力挽狂瀾,還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京師的故土。 當然,如今一切都好起來了。 他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一切錦上添花。 和崇禎年間不同,如今明軍在遼東幾乎沒有任何據點,覺華島除外。 但覺華島畢竟只是一個島。 明軍要想在遼東站穩腳跟,必須要拿下一座重鎮。 寧遠首當其中。 對此李定國、李來亨、趙旭等將領倒是意見一致。 沒必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東西,平推過去就是了。 寧遠城雖然號稱堅城,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 他們連京師都能拿下來,區區一個寧遠城肯定是不在話下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