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理論上他們可以靠捕魚來填補糧食消耗的速度。但眾所周知,魚蝦是不能完全替代糧食的。 糧食總還是會有吃完的那一天,屆時如果只靠魚蝦果腹,將士們的身體肯定會出問題。 本著對將士們負責的態度,錢有忍最終決定留守長生島。 但此留守非彼留守。 他仍然在命人四處打聽明軍的動向,一有消息立即回報。 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一個道理,叫做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如果明軍已經大獲全勝,或者說是近乎大獲全場,那個時候投奔過去明軍將領并不會太看重他們。 而如果在明軍膠著作戰時前去投奔,明軍將領一定會大喜。 錢有忍想要做那個雪中送炭的人,而不是錦上添花的人。 結果,還真讓他打探到消息了。 “大當家,從蓋州那邊傳來的消息,說是有不少軍隊上了連云島,動靜可是不小。” 聽到這個消息后,錢有忍立刻開始認真的分析了起來。 連云島雖說距離蓋州很近,但清軍一直沒有上島駐扎。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清軍的兵力不足以讓他們上島駐扎。 哪怕是在清軍主力集體出山海關回到遼東后,他們的總兵力也只有上下二十萬人。 二十萬人聽起來多,一旦分散到遼東漫漫海岸線其實也就沒多少了。 處處設防就等于處處不設防。 清軍必須要有選擇的駐扎,不然效果將大打折扣。 就拿蓋州來說,錢有忍打探到的消息是此地駐扎了五千甲士。 其實錢有忍估計真實數字恐怕要比五千這個數字還要小。估計也就在三千上下。 別管是五千還是三千,總而言之清軍是不可能再分兵出來駐扎在距離蓋州很近的連云島了。 如果再分兵,就連蓋州可能都守的不踏實了。 既然之前清軍一直沒有駐扎連云島,自然沒有突然之間上島的理由。 所以錢有忍估計這多半不是清軍而是明軍。 明軍進軍遼東也已經大半個月了,主力肯定是在寧錦防線折騰。但分出一只偏師來攻打一些島嶼作為跳板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遼東的地理情況特殊,靠著海岸線來進攻是最有利的。 作為東江鎮將士們的后代,錢有忍清楚的明白這個道理。 他相信這支明軍之中一定也有人明白這個道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