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赫圖阿拉和薩爾滸都在遼東很縱深的地方,相對而言薩爾滸更深一些,其就在渾河邊上。 何守義等人決定先進攻薩爾滸并不是因為錢有忍等東江鎮后裔的感情因素,也不是因為渾河血戰這個例子。 而是因為薩爾滸距離撫順很近,而撫順就在沈陽的背后。 清廷如今就在沈陽,清軍應該大部分也集結在了沈陽,何守義等人要想分擔明軍主力在正面戰場上的壓力進攻薩爾滸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能夠順利的拿下薩爾滸,再進一步威逼撫順,那么明軍的選擇將會非常多,也將占據絕對的主動。 當然若能以此為契機順帶報了渾河血戰的仇,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有野人女真帶路,明軍的行軍速度很快,一路過了鳳凰城朝清河方向而去。 清河并不是一條河,而是一座戍堡。 其距離重鎮鴉鶻關很近,也是明軍前往薩爾滸的必經之地。 畢竟何守義等人是想盡可能的避開清軍的主力的,所以威寧堡是肯定不能去的,所以清河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越往北走越是荒涼,甚至連逃難的流民都看不到了。 這也很正常,畢竟薩爾滸發生了那種事情,能夠逃走的百姓早就逃走的。逃不走的大多是老弱病殘,也就認命了。 何守義一開始還有些接受不了,但仔細一想卻也是明白了,只要光復遼東,百姓們的日子就會好起來。 所以他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這千八百的百姓身上,而要是胸懷天下。 有了這個層次和站位,再去看遼東的局勢就豁然開朗了。 當然明軍的推進也不是盲目的,基本上每到一處地方都會記錄下沿途的標志。 這樣即便迷路了也能順著找回去,不至于一錯到底。 不過何守義覺得明軍迷路的可能性不大。 畢竟有野人女真帶路,如果連這都能迷路也太說不過去了。 對他們來說穩步推進就好,薩爾滸就在眼前,勝利就在眼前。 ... ... 讓朱由榔感到驚訝無比的是,明軍自出錦州后一路順風順水,幾乎沒有遭到任何的抵抗。 大凌河堡、右屯、廣寧、西平堡。 這一眾重鎮幾乎都是空城,明軍只要推進到這一片區域,就能順利的接管城池,完全沒有任何的壓力。 這也實在太令人驚訝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