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明軍的野戰(zhàn)炮不論是炮身重量,還是火藥爆炸性都不如紅衣大炮。 但這世上本就沒有多少炮可以比得了紅衣大炮,畢竟紅衣大炮十分笨重,犧牲了極大的機(jī)動性。 可是野戰(zhàn)炮在野外的進(jìn)攻性要強(qiáng)的多。 但在這種陣地戰(zhàn)中紅衣大炮確實更吃香。 明軍的反擊顯得有些無力,這更加令清軍肆無忌憚。 他們之前被明軍三板斧沖昏了,不知道該如何應(yīng)對。 可現(xiàn)在看來,他們只要拿出紅衣大炮這個大殺器就能夠輕松的鎮(zhèn)住場面。 “媽了個巴子的上土手榴彈。” 紅衣大炮威力雖然大,但每放一炮都要用冷水洗灌炮膛來冷卻降溫。 明軍槍炮威力不夠,土手榴彈來湊。 事實證明,這玩意在聚集戰(zhàn)中的效果很好,絲毫不在紅衣大炮之下。 明軍的土手榴彈儲備量自然是十分充足的,一時間幾百枚土手榴彈向清軍陣中擲去,氣勢十分唬人。 “轟隆!” 一聲聲炸響傳來,緊接著便是一聲聲哀嚎。 清軍的哀嚎聲和明軍的哀嚎聲并沒有多少分別。 至少在今夜這里注定是一個修羅場。 “弟兄們頂住了,你們便是犧牲了也會有人替你們照顧家人,咱們是大明軍人。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生而為人,無愧于心!” “殺啊,殺虜報國!” 在火器的對決后便是最為原始的對沖肉搏。 這一遭終歸是逃不過的。 當(dāng)兵刃相碰發(fā)出乒乓的聲響時,當(dāng)?shù)秳θ肴獍l(fā)出噗噗聲時,當(dāng)人之將死牙齒發(fā)出打顫的聲音時,所有人都會感到恐懼。 這是趨于人的本能,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xiàn)。 “狗韃子,咱爺們就是死也得拉上你們墊背。咱爺們就是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的。” “殺啊!” “若是我死了,替我頂住位置!” … … 即便是再鐵石心腸的人冷眼旁觀這種絞殺的局面都無法以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 朱由榔自然也不行。 他的心在刺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