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準噶爾確實和葉爾羌狠狠打了一仗,戰爭蔓延的速度比僧格和噶爾丹想象中還要快。 戰事的起因自然是劉興明寫的那封討伐文書。 這徹底激怒了葉爾羌汗國。 畢竟在他們看來,他們的實力是比準噶爾要強的。 但是從明廷的表現來看似乎他們無意偏袒葉爾羌汗國,而是更看好準噶爾。 這是葉爾羌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們決定先發制人。 所以他們搶在準噶爾動手之前直接兵分兩路開始了全面進攻。 僧格后知后覺然后就開始了反擊。 準噶爾是全民皆兵的,動員力自然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幾日內就暴兵十余萬,迅速開展了與葉爾羌的廝殺。 兩相廝殺之下互有勝負,但準噶爾方面顯然后勁不足,漸漸的只能守不能攻。 葉爾羌方面見準噶爾慫了,第一時間就派出強大的騎兵隊伍把準噶爾王都外圍的牧場燒了個干凈。 這個舉動可謂是十足的挑釁了,因為在草原人的眼中,草場是最為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葉爾羌方面一點也沒有懼怕,因為他們很清楚,拳頭硬就是硬道理。 誰的拳頭硬,誰就可以掌握絕對的主動。 葉爾羌汗國的大軍統帥不是別人正是阿不都拉哈汗的兒子喀什葛爾總督堯勒瓦斯。 堯勒瓦斯有著桀驁不馴的性格,看誰都不順眼。 明使的挑釁讓他決定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教訓教訓準噶爾。 他當然沒有想過將準噶爾徹底滅掉。 在他看來,草原上的這些部族就像是野草一樣根本殺不干凈。 殺了一茬又會長出來一茬。 有道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