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封建王朝政策性還是受到皇帝個人太大的制約了。 這也是朱由榔想要改變的。 比起漢唐時期,大明處在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多元化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如果能夠把握好機遇,是能夠做成大事的。 朱由榔的野心不只是恢復西域控制力,還要繼續往西,讓大明的版圖繼續擴大。 他有一個十分宏大的目標,那就是讓太陽升起來的地方都是大明的版圖。 雖然這聽起來有些滑稽有些夸張,但實際上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只是可能不是朱由榔一代人能夠實現的。 好在朱由榔對太子朱慈煊很有信心,經過朱由榔的教導,朱慈煊一定能夠擔起這副重擔 張煌言很快就領導著內閣、六部寫出了一份十分詳細的章程,并把這份章程送到了天子面前。 朱由榔看的很仔細,不得不說張煌言在處理內政方面的能力確實很強,這遠遠高于張煌言的領兵能力。 天子就應該能夠讓更多人處在自己合適的位置,這樣才能夠人盡其用。 張煌言等人將方案寫的很細致,細致到各布政司抽調多少人。 當然,各布政司抽調的人數不同。 譬如有的布政司人口多,那就多抽調一些,有的布政司人口少那就少抽調一些。 總之一定要把所有能夠抽調的人都抽調到。 初步計劃是先移民一百萬人到西域。 當然,朱由榔知道這個數字是肯定不夠的。 不過這只是第一批,等到這些漢家兒郎抵達西域,成功的開墾荒地,扎下根來,剩下的事情就好做了。 萬事開頭難,有了他們做表率,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其他人看到那些先一步去到西域開墾的先民們享受到那么多朝廷的優惠政策,又能夠安居樂業快樂的生活,肯定愿意主動前往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朱由榔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的引導百姓們前往西域。 西域實在是太大了,理想的話朱由榔希望能夠有一千萬人移民到西域去。 但如果實現不了的話,最少也要有五百萬人。 有了五百萬人,朱由榔就有了底氣。 屆時明軍和移民百姓一起努力經營,就能把西域的局勢扭轉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