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身為苦哈哈出身,賀珍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這樣吧,我們幫助百姓們搭起帳篷,再幫他們把鍋灶搭起來,這樣就算是仁至義盡了。” “大將軍真是仁義啊。” 部將們趕快送上了一記馬屁。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賀珍也被拍的飄飄欲仙。 他捋著胡須哈哈笑道:“休說這些沒用的。快去吧。” … … 朝廷忙著向西域大規模遷移百姓的同時,李定國也沒有閑著。 雖然說人手緊張,但是地不能荒。 地一旦荒了再想肥起來就太難了。 李定國暫時指望不上朝廷遷移來的百姓,便下令由士兵們來翻地。 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連李定國自己都有主持軍屯的經驗。 當然就這方面的能力李定國是不如劉文秀的。 當年劉文秀經營西川多年,囤積了大量的農田。 這也是大西軍能夠撐這么久的根本原因。 可惜了諸王內亂,劉文秀兵敗被軟禁憂郁而死,不然西軍的實力肯定還會更強一些。 李定國雖然屯田的能力不如劉文秀,但好歹也是親眼見過劉文秀一通操作的。 所以基本的流程他都懂也明白。 軍屯這種事情講究的是一個效率,只要有效率很快就能開墾一片荒地出來。 更不必說葉爾羌人本來就開墾出不少田地,所以李定國只用號令士兵們抓緊耕種,不要誤了農耕就好。 李來亨也是主持農耕的一把好手。 當年在夔東的時候,李來亨號稱興山種田王,說的意思就是他當年種田很有一套。 興山條件那么惡劣的地方,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 這種情況下李來亨都能養活幾萬軍隊和家屬,不得不說他的能力確實很強。 至于劉體純、袁宗第等人屯田的能力也不差,在李定國的帶領下個個發揮出色,很好都接管了一眾田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