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馬尼拉的這些日子,鄭成功驚訝的發現馬尼拉附近的銀礦儲量十分驚人,完全出乎鄭成功的意料。 若是把這些銀子全部挖掘的話,那將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 銀子在大明已經成為了一種通用流通貨幣。 寶鈔就不用說了,和廁紙沒有區別,甚至用來擦屁股都嫌硬。 至于銅錢,自然是可以用的。 只是銅錢的價值太低,要是買貴重東西的話就不實用了。 譬如去買一套宅邸,總不能拿著幾麻袋的銅錢去吧? 銀子就很合適了,畢竟銀子的價值高的多。 至于黃金,雖然更為珍貴,但由于實在過于稀少,拿來做流通貨幣并不合適。 一般金子都是皇室或者王公貴族用來賞賜的。 所以綜合來看就是白銀的實用價值最高,拿下了馬尼拉及周遭銀礦,意味著在未來的幾十上百年大明再也不用為白銀發愁了。 這一點算是意外收獲。 鄭成功第一時間將這個大喜事寫在了奏疏里,命人立刻乘船送回大明,送到皇帝陛下面前。 相信皇帝陛下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龍顏大悅的。 當然除了挖掘銀礦,鄭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普及漢文化。 要想普及文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里開辦私塾一類的社學。 在鄭成功的努力推動下馬尼拉附近的社學私塾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鄭成功相信通過三到五年,當地的百姓就會接受私塾和社學,讓自己的孩子去上學讀書。 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呢。 有文化和沒文化就是兩種活法,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忙忙碌碌像螻蟻一般一輩子。 … … “阿爹,我想去明人辦的社學讀書。” 一間陰暗潮濕的屋子里,一名七八歲的小男孩睜著一雙大眼睛,可憐巴巴的望著父親。 老屋子已經破舊不堪,屋頂經常漏雨。 昨夜剛剛下了一場大雨,如今雨雖然已經停了,但是雨水仍然啪啦啪啦的從漏處滴落。 “去明人辦的社學?那要花多少錢?” 他爹眉頭一皺,緊巴巴的說道:“咱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能夠勉強度日就不錯了,哪有什么余錢讓你去讀書。” “爹,不要錢。明人辦的社學不要錢。” 小男孩的眼睛一眨一眨,別提有多可愛了。 “你說啥?不要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