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此一來他最精銳的親軍就歇菜了一半。 只要李定國的親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準噶爾士兵們就有更大的勝算。 僧格是一個十分務實的人,他很清楚眼下準噶爾要想取勝必須取巧,一味的蠻干不會有任何的實質效果。 所以他和巴圖姆爾進行了一番十分詳盡的討論,把作戰的細節完善到了極致。 要想成功戰勝明軍,每一處細節都必須要注意,絕對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 巴圖姆爾建議僧格派出一支軍隊作為誘餌,主力則從另一個方向突然殺出。 這樣調虎離山之下,明軍的兵力分配一定會出現較大的問題,準噶爾便利用這個時間差拿下明軍主力。 這個舉動其實就是之前噶爾丹誘敵深入的改進版。 只是投入的兵力要遠遠多于噶爾丹之前。 如此一來準噶爾等于是傾盡舉國之力跟明軍拼了。 勝就罷了,若是失敗了后果就是滅國之災。 僧格當然也有心理準備,但他沒有絲毫的猶豫。 道理其實很簡單,明軍是一定會把西域牢牢的攥在手里的。 要么去選擇給明軍當狗,要么就是把明軍打服。 僧格當然選擇后者。 而且僧格也是個有野心的。 此消彼長的道理他如果不明白。 只要擊退趕走了明軍,整個西域就都是準噶爾的了。 到了那時,他就等于建立了一個空前強大的汗國,他的事跡也一定可以流傳青史。 這個賭不虧。 僧格很清楚李定國身邊精兵猛將如云,在這方面他是吃虧的。 所以必須要分化明軍的實力。 離間計已經使用過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僧格也放棄了這個選擇,全力支持巴圖姆爾分兵的策略。 其實這個策略如果能夠貫徹執行的好的話,效果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無外乎是誰領兵去吸引明軍的注意力。 僧格有兩個十分信任的屬下。 一個叫做格茲木,一個叫做納爾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