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綜合一番考量之后,僧格最終還是選擇去投靠奧斯曼帝國。 從那一刻他發誓只要有機會,他一定要率部打回來,擊敗明軍報仇雪恨。 ... ... 京師,紫禁城。 朱由榔先后接到了兩份奏報。 一份是從云南送來的,沐天波在奏疏中寫到,云南各叛亂的土司內部已經產生了動搖,他們被沐天波各個擊破,紛紛放棄抵抗重新接受了大明的統治。 這讓朱由榔感到很欣慰,沐天波還是有些能力的嘛。 別管他是怎么擺平的,只要是把叛亂平定了就是好的。 如今的大明確實禁不起三線同時作戰了。 至于沐天波在奏疏中提到的緬甸國王在背后挑唆,朱由榔也是心知肚明。 東南亞諸國中,緬甸對大明的態度最是曖昧,其打心里是不服大明的。 若不是朱由榔一統天下,現在緬甸國王肯定會作妖更多。 所以朱由榔決定降下一份圣旨,命令沐天波繼續留守云南。 一方面是為了震懾諸土司,一方面也是為了將來征討緬甸做準備。 這些不安分的家伙若是不教訓一番,他們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當然,征討也不是現在。 朱由榔如今的注意力都在恢復絲綢之路上。 這就涉及到第二份奏疏了。 這第二份奏疏乃是李定國從西域送來的。 在奏疏中李定國明確的表示道如今整個西域已經歸入到大明治下。在葉爾羌和準噶爾相繼敗亡后,和碩特、哈薩克和布哈拉汗國見狀不妙也紛紛同意以藩屬國的身份向大明納貢。 這樣雖然憋屈了一些,但好歹還活著。如果不知天高地厚的像準噶爾、葉爾羌那樣挑釁大明,后果就會是極為慘淡的。 不過李定國也直言僧格逃走的事實。這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但朱由榔其實已經很滿意了。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李定國就能把西域諸國收拾的服服帖帖,不愧是大明戰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