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卻說劉興明離開阿里卡普宮后立即前往四十柱宮收拾行囊,他不打算作任何停歇,而是要立刻出發前往布哈拉汗國,繼而穿過帕米爾高原回到西域。 他要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晉王殿下,再通過晉王殿下派人給京師送信。 雖然相隔萬里,但是劉興明能夠想象的到大明天子聽到這個好消息后會是多么的狂喜。 大明天子為了打通絲綢之路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向西域移民等等。 但是他很清楚光是這樣是不夠的,要想絲綢之路真正的打通,必須要把奧斯曼打服打怕,必須要讓波斯人能夠成為大明最忠誠的盟友。 唯有如此,波斯灣地區才能安定,商人們才敢經過絲綢之路從西方到東方行商。 皇帝陛下這是在下一盤大棋啊。 劉興明深感自己的責任之重,所以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 如今任務已經達成,他也需要立刻返回復命了。 接下來的就看晉王殿下如何安排了,畢竟論起排兵布陣,劉興明遠遠不是李定國的對手。 由晉王殿下來指揮這一切,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 ... 眼瞅著往來的商人越來越多,李定國的心情也十分不錯。 雖然目前這些商人也就是去往撒馬爾罕,最多是到這個地方,但也能夠打通起碼一半的絲綢之路了。 再往西走,就進入到了波斯人和奧斯曼人控制的地區。 按照皇帝陛下的說法,波斯人的性格相對要溫和一些,比較好打交道。 至于奧斯曼人則是桀驁不馴,不把他們打服了打怕了他們是不會甘心讓出絲綢之路的。 所以李定國才會讓劉興明前往波斯帝國出使,促成合作同盟之事。 只是劉興明此去這么久了,還沒有任何消息傳回。 李定國的心里多少還是有一些擔憂的。 但是他是大明的晉王,這種擔憂又不是能夠輕易的表露出來的。 不然,別人看去了笑話是小,萬一動搖了軍心,李定國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當然,李定國是十分信任劉興明的。 雖然劉興明此前領兵有過失誤,但論起出使這件事,整個西域如今怕是找不出一個比劉興明更適合的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