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 “陛下,奧斯曼人已經快要抵達我們的停戰邊界了。” 皇宮之中,赫流斯神情凝重的向皇帝阿巴斯二世稟報道。 比起一開始的時候,如今的阿巴斯二世已經有了隱隱的擔憂。 雖然薩非帝國已經和大明達成了同盟,但是大明畢竟距離這里太遠了。 短時間內大明的軍隊很難抵達撒馬爾罕,更不必說薩非帝國的領土了。 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時間內薩非帝國只能指望自己。 當然,以薩非帝國如今的實力,要想撐上個把月還是沒有問題的。 阿巴斯二世的想法是御敵于國門之外,真正的做到穩中求進。 等到明軍抵達河中和薩非帝國的軍隊匯合,方是合力進攻之時。 此刻還是要忍。 “就按照之前的計劃來吧。他們要是不挑釁就維持對峙局面好了。總之我們不能先開戰,撕毀停戰協議。” 對這點阿巴斯二世還是很看中的。 道理也很簡單,誰先撕毀了停戰協議誰就是理虧的一方。 誰是理虧的一方,道義上就會被人唾棄。 阿巴斯二世的臉皮沒有那么厚,自然不希望被人唾棄。 “陛下,這點沒有問題。但是明人真的會如他們所說竭盡全力的派軍隊來參戰嗎?” 對這點赫流斯其實是持懷疑的態度。 只是礙于阿巴斯二世的態度,只能選擇順從。 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會提出自己的疑惑。 “我們現在只能選擇相信。畢竟奧斯曼人貪得無厭,若是不借著這個機會把他們徹底擊潰,我們遲早還是會吃大虧的。” 阿巴斯二世很清楚以奧斯曼人的野性,是不可能滿足于和薩非帝國劃疆而治的。 現在的和平只是暫時的,波斯人必修要做好時刻開戰的準備。 與其被動等著開戰,倒不如先下手為強。 “而且我選擇相信明人,因為我能夠從那個使者的眼神中看到真誠。” 阿巴斯二世自認為自己看人還是準的,所以他認為劉興明不會騙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