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局的劣勢讓鄭經不得不思考解決的辦法。 衡量一個將領是否足夠優秀,他的臨場應變能力占據了很大一塊因素。 就目前看來,明軍要想扭轉劣勢,光靠普通的戰術似乎很難成行。 畢竟倭寇占據了高處,就占據了絕對的地形優勢。 等等,高處... 鄭經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冒出了一股精光。 對啊,他怎么忘記了這個呢。 事實上,這個戰術專克這種自以為占據了地形優勢而有恃無恐的敵人。 這就是熱氣球。 當年劉興明使用熱氣球一戰成名,成為了皇帝陛下心目中最靠譜的后進晚輩。 鄭經當時那個羨慕啊,時常在想若是當初使用熱氣球大捷的是他,會不會現在他的命運也和現在不一樣了。 不過好歹劉興明使用熱氣球給他提供了一種更多的可能性,讓他現在不至于陷入無計可施的地步。 熱氣球的大獲成功讓當今天子宣布在明軍中推廣這一大殺器。 基本上每支軍隊都配備了熱氣球。 鄭經率領的這支軍隊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熱氣球就在鄭經所乘坐的旗艦之上。 鄭經當即下令,命令將士們去取熱氣球來。 雖然他們操作起熱氣球來未必會像劉興明那樣熟練,但好在也是有教程的。 不會可以學啊。 臨陣磨槍,不亮也光嘛。 對此鄭經是很有信心的。 熱氣球操作起來并不難,只要從上方找到倭寇,用土手榴彈轟炸之即可。 土手榴彈可以實現局部的精準打擊,也不會傷害到那些被倭寇擄走的大明百姓,簡直是為了此戰量身定做的斬首行動。 只能說天無絕人之路,在你以為已經無計可施的時候老天爺又給你指了一條明路。 明軍七手八腳的一番折騰,很快熱氣球就成功升空。 鄭經望著熱氣球生氣,心情也是急速變好。 照著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明軍就能輕松的擊潰倭寇了啊。 ... ... 而與此同時,井上一郎和織田庚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