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跟魏遠勛不同,何守義聽到這個消息后驚訝之余心中還是有些欣喜的。 當今天子他是知道的,用英明神武來形容也不為過。 如此卓越的君主卻被困在紫禁城中,何守義都在替朱由榔抱不平。 當然了,天子最終能夠出發就是極好的。 天知道天子為了能夠親征和朝臣們舌戰了多少天。 “對啊,邸報在這里,你看一看吧。” 何守義接過邸報仔細的看了起來。 果不其然,邸報上把天子何時在何地停靠駐蹕都寫的清清楚楚,目的自然是讓沿途官員做好接駕準備。 何守義深吸了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魏巡撫是希望本將做些什么?” “自然是將浙江的倭患盡可能的向陛下陳述一番。” 魏遠勛心道術業有專攻,這種事情不是應該你比我更加了解才對嗎? “魏巡撫是希望本將如何描述?” 何守義見魏遠勛話里有話,遂直接問道。 “這個嘛...” 魏遠勛沉吟了片刻道:“本撫倒是覺得倭患不可言太過,過猶不及。也不可言太平,太平不足以令陛下信服。何將軍取個折中最好。” 何守義心道原來如此,這個魏巡撫真的是個老狐貍,想要自己配合他和稀泥混淆圣聽。 自打儒家思想成為歷朝歷代的主流思想以來,人們尤其是文人秉承的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中庸。 不需要太出挑,槍打出頭鳥。 也不需要太差,太差的話容易被淘汰。 中不溜是最吃香的。 這可以說也是大明的官場智慧。 在朝為官切忌表現自己,表現的話容易出頭,但是中庸最安全。 這個魏巡撫便是靠著這一手思想混到了現在這個位置吧? “對不起,本將軍不能答應你。” 誰知,何守義斷然拒絕了魏遠勛。 魏遠勛張大了嘴巴,一臉的不可置信。 “何將軍你說什么?” “本將軍說了,本將軍不能答應你。” 他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說道:“身為人臣,食君之祿,自然應該如實向天子稟報情況,怎么可能故意隱瞞呢?” 魏遠勛氣得臉都綠了。 “本撫沒有叫你隱瞞,只是叫你稟報的時候注意一下措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