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官官相護到最后,就是民怨沸騰。 仔細想想崇禎末年的情況不就是這樣嗎? 崇禎的個人能力固然不算怎么強,但也不至于亡國亡的這么快。 主要是大明朝廷內已經爛的很徹底了。 這種情況下指望崇禎一個半路出家的皇帝力挽狂瀾是不現實的。 崇禎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導致他被文官階層耍的團團轉,最終自斷手腳走向滅亡。 朱由榔可不是崇禎。 一來他有來自于后世的知識,二來他的眼界見識判斷力也不是崇禎能比的。 他看問題能夠看到要害,能夠看到本質。 就拿這次的倭寇肆虐來說,朱由榔一眼就看穿了隱藏在倭寇背后的那些浙江豪商豪族。 這些家伙才是資助倭寇的武裝勢力,有些豪商本身甚至就是“倭寇”。 只是這個倭寇是打引號的,因為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明人。 朱由榔不相信在他的嚴查之下,查不出這些商人通倭的證據。 只要他想查,錦衣衛和東廠就是最鋒利的匕首。 “陛下,錦衣衛指揮使王賀年求見。” 韓淼說這話的時候明顯有些尷尬。 首先,東廠和錦衣衛是競爭的關系。 雖然除了陸柄這個指揮使,基本上歷朝錦衣衛都被東廠壓制,但這并不說明錦衣衛的人甘心給東廠做狗。 只能說明那些錦衣衛指揮使沒能力,所以只能寄人籬下。 但是王賀年可不一樣。 此人之所以能夠發跡,據說是因為當年靠著一己之力打開重慶城門,幫助陛下破城。 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王賀年的能力。 再說忠心,這一點王賀年也很不錯。 至少在天子交給他任務之后,王賀年都能夠不折不扣的完成的很好。 雖然太監相較于錦衣衛有著天然的優勢--那就是太監沒有子嗣,是天子家奴不會威脅到皇權。 但王賀年在天子心目中的優先級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就說這一次來到杭州后查案吧,基本上錦衣衛和東廠是同時開展的。 皇帝陛下明顯是想要讓東廠和錦衣衛競爭一番,來看看究竟是誰的能力更強一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