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方面王賀年是對官場和商界分開來查,另一方面又沒有把二者完全的割裂開。 可以說這是最為行之有效最為合理的查案模式了。 至于杭州百姓并沒有遭到太多打擾。 他們只知道天子遇刺,朝廷急著找出幕后同謀之人。 這種情況下便是有些打擾他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天子為他們趕走倭寇,他們要是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就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 當然,王賀年在其中充當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 凡是有新的情報都會指向他這里。 就在近日王賀年得到了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那就是浙江布政使姚廉坐實通倭。 王賀年不由得冷笑,這些地方官果然沒有一個好東西,誰的屁股都不干凈。 姚廉真的是白瞎了他的這個名字。 明明是個大貪官偏偏要裝的如同忠良一般。 人證物證俱在,按理說王賀年可以立即命人將姚廉拿下。 不過他沒有這么做,因為害怕魏遠勛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魏遠勛畏罪自殺就是因為錦衣衛沒有籌備好,導致其有機會服毒自盡。 同樣的錯誤王賀年自然不會再犯第二次。 因為這樣意味著好不容易搜集到的線索又斷了。 王賀年可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他要先順著這條線索抓到更多浙江官員的把柄,之后再猛然出擊將這些貪官污吏一網打盡。 … … 浙江布政使姚廉這幾日惶惶不可終日。 有道是槍打出頭鳥,天塌下來砸個子高的。 原本姚廉頭上還有一個浙江巡撫魏遠勛幫他頂著,天塌下來也砸不到他。 可偏偏這個魏遠勛想著去刺殺天子,這不是老壽星喝毒藥活的不耐煩了嗎? 魏遠勛暴斃之后姚廉就成了浙江官場上地位最高的人。 所有的目光理所當然的都匯聚到了他這里。 在姚廉看來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因為他的屁股不干凈啊。真要是查下去,他得吃不了兜著走。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