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奧斯曼蘇丹而言,毫無疑問這段日子是十分難熬的。 雖然在醫官的全力醫治下最終挺了過來,但蘇丹自此不能臨朝處理政務,更不必說御駕親征這種事了。 所以哪怕蘇丹心中再怎么憤懣,也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至于向薩非帝國和河中地區的明軍尋仇這等舉動,更得從長計議了。 國內大小政務都由重臣賽義德處理。 此人心機頗深,能力極強,處理這等政務還是不在話下的。 只是最近也遇到了一件令他犯難的事情。 前線邊界發回急報,說與薩非帝國的士兵發生了沖突。 波斯人表現的極為強勢,完全沒有要息事寧人的意思。 在了解清楚了具體情況后,賽義德開始冷靜分析事情的經過。 從前線邊界匯報的過程來看,沖突并不是由任何一方引起的,而是雙方都有責任。 只不過這百十年來,奧斯曼一直都是強勢的那一方,他們也就習慣了波斯人乖乖的認慫服軟。 突然之間波斯人變得如此強硬,換做是誰都會感到不適應。 賽義德自然也是如此。 他是一個政治嗅覺極為敏銳的人,也是一個洞察力極強的人。 他很清楚對方之所以敢如此有恃無恐的和奧斯曼人對著干,絕不是因為突然之間變得強大,而是有人在背后給他們撐腰。 至于是誰,答案昭然若揭。 自然就是明軍。 上一次奧斯曼與明軍、波斯聯軍展開激戰,最終落得一個慘敗收場,這讓不可一世的奧斯曼人開始正視這個強大的對手。 雖然其中不免有雙拳難敵四手的原因,但實際上總兵力上,奧斯曼人的數量甚至是波斯與明軍聯軍之和。 這種情況下打不過,只能說明明軍的強大。 一味的給自己找借口并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賽義德現在需要考慮的是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蘇丹陛下。 雖說蘇丹陛下把政務全權托付給了他處理,但實際上賽義德還是只有代理權,遇到此等大事如果不在第一時間匯報給蘇丹陛下,萬一被人檢舉亦或者事后被人捅出來,賽義德會很難辦。 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蘇丹陛下的病情在逐漸好轉,雖然短時間內仍然無法處理政務,但說不準哪一天身子就大好。 如果賽義德不能夠時刻做好準備的話,很可能會落得個尷尬的境地。 可是畢竟蘇丹陛下還在養病,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會不會影響蘇丹陛下的病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