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明軍而言,殺手锏一直以來就是那老三樣。 燧發(fā)銃、普魯士炮、土手榴彈。 三者得其一可以破敵致勝。若是三者兼而得之,那便是栓一條狗在那里指揮也是穩(wěn)贏的局面了。 劉興明所率領的這支先鋒軍自然沒有帶普魯士炮。 這玩意雖然比之一般的紅衣大炮要輕便許多,但實際上也是很沉的。 這次劉興明只帶了燧發(fā)銃和土手榴彈。 相較之下,土手榴彈更適合進行峽谷之中打擊。 畢竟峽谷地形決定了奧斯曼軍隊進來的時候一定會是聚集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明軍只需要把土手榴彈扔下去,就能對奧斯曼軍隊造成成片的傷害。 不需要準確度,不需要預判,只需要扔下去。 劉興明也可以算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了,這樣的伏擊戰(zhàn)也打了不下十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劉興明心中十分清楚。 不過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畢竟等待的時候還是有些難熬的。 冷靜,此時此刻一定要保持冷靜。絕對不能頭腦一熱,做出沖動的決定。 這支軍隊誰都可以沖動,唯獨劉興明不行。 “少將軍,奧斯曼蠻子似乎來了。” 還是他的一名親兵率先發(fā)現(xiàn)了奧斯曼人的蹤跡,第一時間匯報給了劉興明。 “嗯。” 劉興明拿出他的土手榴彈進行確認,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一條長龍在朝峽谷的方向靠近。 與之前的伏擊戰(zhàn)不同,這一次劉興明所要做的是截斷奧斯曼軍隊的糧草補給。所以他首先需要確認的是從遠處而來的是奧斯曼軍隊的糧草補給隊。 在確認這一點前絕對不能貿(mào)然動手打草驚蛇。 若是打亂了晉王殿下的全局布置,劉興明可擔待不起這個責任。 所以劉興明這一次看的十分的仔細,每一處細節(jié)都求看的嚴嚴實實,絕不放過任何一處。 他仔細搜尋,終于發(fā)現(xiàn)了押運糧草的驢車和板車上堆疊成小山的沙袋。 對了,這就是押運糧草的隊伍! 劉興明心中一陣狂喜。 截糧是兵法之中十分行之有效的手段,劉興明此前卻沒有機會真的試上一試。這一次好不容易得了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