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恰錄罕確實有些慌了,但驚慌之余是憤怒,無比的憤怒。 明軍和波斯軍隊對他們進行伏擊,伏擊的還是運糧隊。 這些家伙可以說是狠辣到了極致,而且可以精準的擊潰他們的要害。 真的是可惡至極! 恰錄罕知道三十萬大軍斷糧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破城拿到足夠多的糧食,他們很可能會遭到滅頂之災。 哪怕是士兵嘩變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 如今恰錄罕被迫改變自己的計劃,選擇速戰速決。 他把目標直指伊斯法罕城城,薩非帝國的首都。 急行軍,恰錄罕選擇了前所未見的急行軍。 眼下不是拖的時候了,越早結束這一切,越早能夠報答新任蘇丹的信任之恩。 ... ... 李定國得知奧斯曼軍隊大舉向伊斯法罕城前來后心情十分暢快。 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其實他之所以決定截斷奧斯曼人的糧道,是因為想要在短時間內結束戰斗。 拖得時間越長對薩非帝國的創傷就越大。 既然皇帝陛下已經決定和薩非帝國結盟,共同經營絲綢之路,那李定國就必須要保證盟友的利益。 否則事后即便是慘勝,阿巴斯二世心中肯定會不爽。 若是阿巴斯二世派遣使者前往中原,向皇帝陛下添油加醋的抱怨一番,李定國多半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幫助波斯人就是幫助自己。 再者,兵法有云,遲則生變。 哪怕是身經百戰的李定國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一舉擊潰奧斯曼人。 若是被奧斯曼人摸清楚了布防情況,針對性的進行一番夾攻,李定國真不一定能夠扛得住。 所以他想打奧斯曼人一個立足未穩,最好能夠全殲敵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