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戰場調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這種幾十萬人的大混戰。 這一點恰錄罕的劣勢相較于李定國體現的淋漓盡致。 幾萬人的局部作戰恰錄罕尚且可以顯得游刃有余,但這種幾十萬人的作戰真的是有些難為他了。 李定國則不然。被稱為大明戰神的他作戰經驗可謂是十分的豐富,基本上不會出現什么大的紕漏。 從一開始就是他在拖著奧斯曼人,只不過因為人數的差距不可能一口吃掉對手。 但在劉興明、李來亨、袁宗第等人率部趕來增援后情況大不相同。 明軍開始進攻的更加主動,也不忘堅持分割戰場的既定策略。 從一開始李定國就清楚,哪怕明軍全部壓上,從絕對人數來說也是處于劣勢的。 以自己的短處跟敵人的長處碰撞那是不明智的舉動,所以明軍必須把奧斯曼人拖到和自己一個戰力。 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分割戰場。 戰場局勢可謂是瞬息萬變,每時每刻都需要抓住機會才是。 李定國的這個策略就是讓奧斯曼人首尾不能相顧了,彼此之間不能照應,只能夠各自為戰。 這種情況下奧斯曼人的人數優勢就被降低到了最低點。 當然還有一點很明顯,那就是波斯人也極大的牽制了奧斯曼人的精力。 此先奧斯曼人正在攻城,牽扯了巨大的精力。 雖然后來恰錄罕下令停止進攻,但還是耗費了他們不少的體力。 這種情況下再與明軍作戰,奧斯曼人確實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李定國是沒有多少憐惜的意思,更加不會有什么宋襄公之仁。 趁你病,要你命才是此時此刻李定國最想要做的。 這支明軍從永歷年間開始聯合抗清以來,彼此之間已經合作過無數次,默契可謂是很足的。 這種情況下在大策略不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根據當時具體的情況進行一番調整。 李定國一直堅信如今的形勢下,明軍會取得局部優勢。 只要他們能夠把這個局部優勢進行擴大,一定能夠最終奠定勝局。 郝搖旗在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名猛將,他已經許久沒有打過這么暢快的仗了。 從一開始他就興奮極了,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沖鋒陷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