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災情嚴重到朝廷不得不撥出大量的糧草賑災,哪怕是如此災民們仍然只能吃的上粥。 這種情況下,李定國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管,他下令將士們加入到維護賑災的行列中來,甚至分出一些米糧來設立粥棚。 雖然李定國很清楚他這樣做會給御史言官們攻擊他提供理由。 畢竟這些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肯定會攻擊李定國收買人心。 這種情況下,李定國便是如何反擊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對于名望這種東西,李定國向來是抵觸的。 除了那些強加給他的以外,大部分他是不想要的。 這也算是一個統(tǒng)兵將領的自我修養(yǎng)。 畢竟對于一個手握重兵的將領,常年在外征戰(zhàn)刷聲望。 百姓們對于他肯定是十分敬重。 但君-->> 王心里會怎么想就不一定了。 開明的君王或許面上不會表露出什么,但一定是不爽的。 至于昏庸的君王就更不必說了,很可能會聽信讒言直接賜死這名大將。 當今圣上當然是明君,可是李定國還是告訴自己要保持警惕。 身為臣子,該是你的東西自然會是你的,不該是你的沒有必要去爭。 順其自然就好。 可這一次,李定國無法做到順其自然了。 因為這些受災的災民是他的老鄉(xiāng)。 他們是同鄉(xiāng),自然要互相幫襯。 李定國位高權重,又剛好路過,怎么可能坐視不理。 若他真的如此,這些老鄉(xiāng)們還不得戳斷了他的脊梁骨? 李定國不是一個矯情的人,但在這件事上,他確實沒有多少選擇。 雖然會因此而耽誤一些時間,但是李定國并不在乎。 ... ... 京師,紫禁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