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汕尾其實是一個民間叫法,在明代其官方稱呼乃是海豐縣。 海豐縣隸屬于惠州府,位于平海所與碣石衛之間。自東晉咸和六年(336年)置海豐縣以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這座東南沿海的小縣城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是閩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的匯聚交織地。 不同的文化在這里交織碰撞,孕育出了獨特的海豐文化。 嘉靖年間倭寇肆虐東南沿海時,海豐也未能幸免。 在戚繼光訓練義務新軍組成戚家軍之前,沿海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經過一次次的失敗經歷,海豐百姓逐漸意識到僅僅靠衛所兵想要擊潰倭寇是不可能的。 但不像其他沿海百姓那樣只知道躲藏,面對兇悍的倭寇,海豐百姓選擇了組建團練民兵,以武力保衛家園。 這種以宗族模式自發組建的團練民兵竟然武力驚人,擊退了倭寇。 嘉靖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后龍顏大悅,評價道:“天上有雷公,地上海陸豐。” 從此海豐人驍勇善戰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當然了,這些都是前朝舊事,如今是永歷年間,不是一百多年前的嘉靖朝。 海豐人要面臨的敵人也不是倭寇,而是武裝到了牙齒的西班牙艦隊。 雖然他們仍然自發的組織了團練民兵,但仍然無法抵御的了西班牙人的大炮。 了解清楚了事情原委以后,鄭成功也漸漸的平靜了下來,沒有過于的責備知縣馮諄年,而是立即帶著心腹親軍決定去村子里走走。 海豐縣城畢竟還有一座城池可以倚靠據守,但是生活在鄉村的海豐人面對西班牙人的劫掠,他們能怎么辦? 鄭成功想想都覺得心痛。 雖然鄭成功是福建人,但是海豐也有一部分是閩南人從泉州、漳州等地遷移過來的。 所以鄭成功對于當地的百姓有一種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奇妙感覺。 至于李定國,自然是跟著鄭成功走。 他本以為到了廣東,他可以或多或少的獲得一些主導權,哪里知道仍然是鄭成功占據了絕對的主動地位。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能夠擊潰西班牙人就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