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定國與鄭成功抵達昆明之后就立下了威信,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許多了。 不管怎么說,二人都是有著卓越軍功的,又是一字親王,身受皇命。 經過一番調整,整個西南的情況就被他們布置的妥當有序。 其實說白了,土司之所以敢和朝廷叫板,一方面是因為有緬甸方面的挑唆,可是仔細想一想,和當地官員不作為也不無關系。 不作為就是不管事,不承擔責任,如此一來本就有恃無恐的土司就更加的無所顧忌了。 解決問題要從源頭入手。 至少李定國是這么想的。 從目前看來,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把土司的聯盟瓦解。 如果能夠讓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盟瓦解,明軍再各個擊破,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 李定國與鄭成功麾下人才濟濟,但是二人最信任的莫過于劉興明。 此人的偵查能力十分的出眾,總能夠給人帶來驚喜。 現在顯然是需要驚喜的,一味的循規蹈矩只會讓李定國和鄭成功陷入泥沼之中。 劉興明自然是欣然應允的。 他當年沒有跟著李定國打過西南,總覺得哪里少了些什么。 如今來到昆明,他當然要大展身手了。 既然晉王殿下和忠王殿下如此信任他,他理所當然的要展現出來實力。 ... ... 明軍大軍抵達昆明,讓云南乃至貴州、四川的土司大為震動。 大伙兒其實心里都跟明鏡一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界限在哪里,沒有人比他們更明晰清楚。 但就是覺得山高皇帝遠,朝廷不能夠把他們怎么樣,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只要不鬧的太過火,皇帝也就是捏著鼻子認了。 可現在看來是他們想多了。 朝廷對此事十分重視,非但是派來了大軍,甚至派來了鄭成功、李定國兩大親王。 這二人是什么身份?那可是一等一的名將啊。 可以說大明能有今天,能夠中興,二人占據了足足一多半的功勞。 事已至此,后悔藥是沒地方去吃的。 與其在這里抱怨,還不如想一想應對的辦法。 朝廷要平西南,削土司,有一點那是肯定的,就是要有真憑實據。 如果朝廷沒有證據硬來,是沒有辦法服眾的。 一眾土司也不是善茬,真把大伙兒逼急了跟著朝廷干仗,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