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官軍此番前來可謂是來勢洶洶,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是啊,官軍這次看來是想要來真格的了,我們如果不能鼓足干勁形成合力,很可能會被他們個個擊破。” “說都容易,可是做起來何其難也。明軍來的目的就一定是剿我們的嗎,就算是如果他們不先發難,我們總不能先動手吧。這樣豈不是坐實了我們的罪名。” “這...這倒也是...” “是個屁,要我說你們啊就是被官軍給嚇破了膽了。官軍此來肯定是有朝廷命令的。要我說啊他們這是逼著我們反,我們若是不反就會是砧板上的魚肉隨他們切割欺凌。” “都別吵了,我來說兩句。官軍來勢洶洶,肯定是有所圖的。我們必須以最壞的角度來思考準備。不然萬一官軍真的發難,我們肯定是會被打一個措手不及的。” “當下的情況,官軍要想對我們發難肯定要上山。這里的地形不用我多說了吧,肯定是易守難攻的。所以總體來說我們不用搶攻,等著官軍來攻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是這樣是不是太被動了。如果官軍選擇燒山呢。” “相信我,官軍是不可能做這個選擇的。他們是官軍,這山上又不止我們,還有不少獵戶、百姓。他們若是燒了山,對于名聲有損,也無法給朝廷交待了。” “哦,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死守好了。” “也不完全是死守,緬甸方面也可以聯系一下來。官軍此來氣勢洶洶,不達目的一定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說起來,我們會有今日,緬甸人可謂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此番他們不來增援的話,無論如何有一些說不過去。” “但是,緬甸人若是不來怎么辦?” “他們多半會來,如果這件事被挑到了明面上他們的身份多半還是會暴露的。你以為到了那時他們就能獨善其身了嗎。與其被明軍各個擊破,倒不如與我們聯手搏上一搏。若是贏了,皆大歡喜。若是輸了,也沒有什么科抱怨的了。” “好像是這個道理。” “而且即便緬甸人真的不來也沒有什么關系,畢竟我們只是派出了一個信使,而能夠真正看清楚他們的嘴臉,我們是左右不虧的。” “好,我這就派人去聯系。” “另外這段時間盡量讓族人們都拘束一點,盡可能不讓官軍抓到把柄。我就不信了,官軍能夠把我們怎樣。” ... ... 臨安城府衙之中,知府姚東海愁眉緊鎖。 劉興明來到臨安府之后,各大土司們的舉動都變得十分乖張可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