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沿途他還遇到了正要前往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國策的內閣首輔張煌言。 雙方一番寒暄,彼此之間十分的熱忱。 李定國這次凱旋,不論是朝廷官方還是民間都表現的十分熱情。 畢竟這是屬于大明戰神的榮耀。 論起在戰爭層面對大明的貢獻,恐怕沒有幾個人比得上李定國。 鄭成功這一次倒是充當了一個配角的角色。 有人要當紅花,總歸是有人要去當綠葉。 不可能人人都是主角。 再說,當初在東南的時候李定國也是極力配合他的啊。 不能說如今輪到李定國出風頭了,鄭成功就去攪局搶風頭。 這樣無論如何也有些說不過去了。 朱由榔是天子,不可能在外城迎接,但他在左右侍從的簇擁下來到了皇城承天門前,等待著李定國與鄭成功的到來。 按照規矩和禮制,將領在得勝歸朝之后理所當然要來到宮禁謝恩。 李定國與鄭成功自然也不例外。 沒過多久,朱由榔就看到了李定國與鄭成功帶著一干心腹來到了皇城。 “哈哈,晉王,忠王,朕等你們很久了。今日你們凱旋,朕親自前來為你們接風洗塵。” 不管怎么說朱由榔也是很看中二人的。 雖說如今天下太平,區區土司叛亂也派出兩大藩王前往,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但實際上卻是朱由榔對外界的一種回應態度。 他要告訴人們在永歷朝不存在什么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說法。 功臣就是功臣,名將就是名將,天子永遠會認可他們的功績。 “一切都是托陛下的福。正是因為陛下福報,所以我們才能夠大勝。” “是啊一切都是陛下的恩澤,我們不敢居功。” 鄭成功與李定國二人一唱一和,把功勞都歸結到了朱由榔身上,讓朱由榔好不尷尬。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