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是如今強大的帝國越來越多,薩菲帝國如果按照既有的軌跡是很可能會衰敗的。 這是阿巴斯二世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選擇了和大明帝國聯(lián)手,擊潰了最大的威脅奧斯曼人。 在擊潰了奧斯曼人之后阿巴斯二世便覺得高枕無憂了。 至少在幾十年內,波斯人不會遭遇太大的威脅。 直到南面的莫臥兒帝國崛起。 莫臥兒帝國位于南亞,與波斯帝國部分接壤。 最關鍵的是,雙方都對喀布爾地區(qū)很看重,想要通過控制這一地區(qū),卡住絲綢之路的咽喉。 如果說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大明,那么經(jīng)由河西走廊、西域各鎮(zhèn),翻越帕米爾高原之后,喀布爾就是絲綢之路最近的一個補給站。 只有過了喀布爾經(jīng)由波斯進入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經(jīng)由伊斯坦布爾進入歐羅巴,才真正完成了絲綢之路的全程。 所以喀布爾這個中轉樞紐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是不經(jīng)過喀布爾,就得繞遠路,使得經(jīng)商的效率大大的降低。 換句話說,誰能夠控制喀布爾,誰就能夠在絲綢之路中擁有話語權。 阿巴斯二世雖然目前和大明的關系不錯,但是以后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未雨綢繆總歸是沒有錯的。 阿巴斯二世為了控制喀布爾,挑唆尤蘇夫柴起義,對抗莫臥兒軍隊。 阿弗里提、尤蘇夫柴、卡塔克以及普什圖人共同構成了喀布爾地區(qū)的民族組成。 尤蘇夫柴是很強力的一支,有他們帶頭,其他人也不會閑著。 接下來輪到莫臥兒軍隊頭疼了。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