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伊斯法罕城,皇宮。 阿巴斯二世面色鐵青。 就在昨日,喀布爾的部族派來信使向他報信,說莫臥兒大軍正朝喀布爾地區(qū)逼近,請求波斯軍隊馳援。 阿巴斯二世想到了莫臥兒人會有所行動,但是沒有想到他們的動作會如此之大。 這些家伙未免有些太沉不住氣了吧? 沒有人比阿巴斯二世更清楚莫臥兒人的野心。 一直以來奧斯曼帝國、薩非帝國、莫臥兒帝國就是三足鼎立的態(tài)勢。 奧斯曼帝國在西,薩非帝國在東,莫臥兒帝國在南。 本來呢三方保持著相當程度上微妙的平衡,任何一個輕易的改變就會使得這個平衡打破。 偏偏波斯人做了這個打破平衡的人。 一時間奧斯曼人頹了,莫臥兒人又豈是什么善茬。 他們見時機到了,就開始大肆的擴張,不僅向南擴張,甚至把手伸到了絲綢之路上的咽喉地帶,喀布爾地區(qū)。 這是阿巴斯二世所不能容忍的。 因為當初波斯人和明人達成協(xié)議就是由波斯人代理絲綢之路兩河流域的權力。 明人充分信任波斯人,也是因為雙方彼此間曾經并肩戰(zhàn)斗過。 這絕不是旁人三言兩語可以輕易挑撥的了的。 莫臥兒人一直想要插足其中,就是因為他們想要在絲綢之路上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在相當程度上保持一個符號意義。 但是如此的話,波斯人的利益就會被動搖。 阿巴斯二世絕對不能準許。 莫臥兒人想要打仗,那就來打好了。 反正阿巴斯二世不會怕。 連兇殘無比,號稱戰(zhàn)無不勝的奧斯曼人波斯人都戰(zhàn)勝了,區(qū)區(qū)莫臥兒人又何足掛齒呢。 如果波斯軍隊這一次可以在與莫臥兒人的戰(zhàn)斗中大獲全勝,那么就可以名聲大噪,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估計就沒有人敢再跟薩非帝國叫板了。 到時阿巴斯二世就只需要討好大明皇帝一個人,可以獲得相當程度上的利益。 所以這一戰(zhàn),波斯人只許勝不許敗。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