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方面古伊爾是專家。 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犬牙交錯,彼此之間交往多年,對于對方的語言和文化都十分的了解。 古伊爾說起奧斯曼語來也是信手拈來。 經過了一番語言培訓之后,劉興明毅然決然的率領商隊朝喀布爾方向馳去。 而李定國和古伊爾率領的大軍就在一百里之外,隨時等著劉興明的消息 黃沙漫漫,遇到一方綠洲就愈發能夠體會到它的可貴。 對商隊來說更是如此。 人需要停下來補給,牲口需要停下來飲水。 綠洲毫無疑問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當然了,有綠洲的地方就會有關卡。 莫臥兒人為了對過往的商隊征收重稅,在所有綠洲都設下了關卡。 這處喀布爾城外三十里的地方也不例外。 當劉興明等人牽著馬隊和駱駝來到此處關卡的時候當然受到了盤問。 莫臥兒人聽不懂奧斯曼語,劉興明拼命的用手勢進行解釋,希望對方能夠聽懂一二。 照理說,這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不過莫臥兒人顯然更關心的是收稅。 只要能夠收取到足夠的稅,他們并不關心對方從那里來的。 反正對方的身份都是商人,商人能夠掀起什么大的風浪? 劉興明當然不想要跟這些莫臥兒士兵糾纏,但是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的。 因為如果他答應的太痛快了,對方一定會表現出疑惑。 所以劉興明做出一副肉痛的表情,十分無奈的接受了莫臥兒人的勒索。 商隊嘛,這種時候就是花錢買平安。 與其這樣僵持下去,倒不如直接花錢買個通行順暢。 在交出一筆錢之后,劉興明得以繼續率領“商隊”通行。 他們是真的馱運著貨物的,這些貨物都是波斯人從奧斯曼買來的,所以即便莫臥兒人要開箱驗貨,劉興明也不會有任何的恐懼。 他這次就是要把莫臥兒人的情況摸個清清楚楚,但凡有絲毫的蛛絲馬跡,他都要順著弄出個究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