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總結-《禁區(qū)之狐》
第(2/3)頁
其實看到現(xiàn)在,大家應該都看的出來。
細膩是我這本書的風格。
這也是我故意為之的。
本書快完本了,但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任何改編的消息和可能。
可以預見,一直到這本書完本的時候,都不會有被改編成圖像視頻的可能。
那怎么辦?
我只能盡量用我的文字為大家描繪出一幅幅、一幀幀畫面。
改編這個事情我控制不了,我唯一能做的也就這一件事了。
所以我才會寫這么細,力爭能夠讓每一個看我書的讀者,都可以通過我的文字,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出圖像來。
也算是我自己做的“影像化改編”吧,而且絕對符合原著。
※※※
再來說說這屆世界杯,為什么選擇這樣的處理方式。
在打完荷蘭隊就被淘汰出局,是我在很早之前就想好的——早到計劃大綱的時候就想好了,肯定不會讓中國隊在這屆世界杯上奪冠的。
當然具體被誰淘汰當時還沒想好。
選擇荷蘭也是考慮他們可能最容易被接受的一個對手。
畢竟讓胡萊輸給梅利,會更不爽……
因為我沒打算把一場失敗輕飄飄的帶過。
理由其實和首屆世界杯是一樣的。
因為失敗對于主角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歷,重要到在這本書的氛圍中,我不想用任何技巧讓讀者們忽略掉。
我當然可以寫主角們最后慘勝荷蘭,彈盡糧絕殺入四強,然后被淘汰出局——這場失敗我就在卷末里一筆帶過了。
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在扳平比分之后一直猛攻到被對手絕殺,這是我在上屆世界劇情寫完之后就想好的。
當時我連那一章的名字都想好了,提前記在了備忘錄上:
“死于……勇敢”
既是對這支中國隊的球員們的描述總結,也是旁觀者對他們的感慨和嘆息。
四年前,他們死于小富即安,四年后,他們死于自己的野心和勇氣。
聽起來都是輸,好像沒什么意義。
但我想只要用心去感受這兩屆世界杯他們的不同表現(xiàn),應該就能知道同樣的失敗,意義大不相同。
死于小富即安,滿足于踢三場小組賽就打道回府。
死于野心和勇氣,雖然還是回家了,卻讓人看見了更進一步的希望和可能。
只要他們還有野心和勇氣,未來就一定會變得更好更強。可如果永遠是小富即安,那或許以后連世界杯出線權都未必能拿到了。
這個劇情也是對四年前的世界杯劇情進行了呼應。
還是這本書一以貫之的“成長”主題。
成長從未停止,最起碼在這本書完結之前,成長不會停止。
和四年前比起來,他們成長了。
但成長的還不夠,他們還需要繼續(xù)成長。
另外這也是我自己的某種“潔癖”——如果就成長一次,便拿冠軍什么的,那也未免太敷衍了吧?
這和導演說“要反轉”,就強行反轉有什么區(qū)別呢?
世界杯劇情期間,我看見有很多讀者留言看好這屆中國隊奪冠。
心情可以理解,但從書中情節(jié)和描寫設定來看,中國隊也還沒有達到四年間就能從小組出線不了的球隊一躍成為奪冠球隊……
別說奪冠了,奪冠熱門都不可能。
胡萊再強,也不能一個人CARRY全場。
他的特點注定了需要隊友的配合與幫助,如果隊友不給力,那他就沒辦法百分之百完全發(fā)揮。所以在國家隊和在俱樂部隊是兩種表現(xiàn),也很正常。
接下來的四年間,其實不是胡萊要變強,而是他在國家隊的隊友們要變強了。
各方面的變強,從心態(tài)到實力。
有讀者說看見最后輸給荷蘭隊,被淘汰出局,意難平。
意難平是對的。
說明我這支中國隊塑造的還挺成功。
畢竟如果你真心喜歡一支球隊,那么當你喜歡的球隊輸球之后,你肯定不可能還笑得出來。
如果原本有可能贏的,最后卻輸了,那就應該意難平。
也因此,才能讓書中那些角色們的成長顯得更有力量,最后的成功也更可信。
意難平,不服輸,才會想要變得更強啊。
※※※
過去一年對我來說,總體來講,和過去兩年沒什么區(qū)別,我都是在碼字寫《禁區(qū)之狐》,生活一成不變,一晃三年了。
我的孩子都從剛剛上小學一年級,變成了四年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