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味線-《最初進化》
第(2/3)頁
“我見到的有一些細節不大一樣,那把樂器的弓臂似乎是骨頭,加工得也沒有您這么精巧,活兒比你做得糙得多。”
“對了,那一把樂器的蒙皮上面,有一道血紅色的花紋,看起來就像是畫上去似的。”
聽到了方林巖的描述,老板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道:
“血紅色的花紋,有多長?”
方林巖順手比劃了一下,老板頓時驚呆了:
“三尺長的血魂!!”
他震驚了一會兒之后,應該是看在了那五日元的面子上對著方林巖解釋道:
“客人您主要是不了解三味線的制作過程,它一共分成兩個部分,細長的琴臂,還有下方的樂箱。”
“而在制作三味線的時候,最重要的有三件東西最重要,制作琴臂的木材,包在樂器上的蒙皮,還有用來彈奏的弦。”
方林巖點點頭道:
“我能理解,你說的三樣東西的選擇,基本就決定了這玩意兒成品的好壞了。”
老板道:
“是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制作琴臂的木材選用的是水杉木,珍貴一點的會用印尼那邊的紫檀木,不過,那一層蒙皮就很講究了,首選是貓皮,然后是狗皮,最次等的才用鹿皮豬皮等。”
“但是在老一輩的眼里面,用貓皮的才是正宗的三味線,用狗皮的只能是壓次(本地方言:意思為殘次品),用其余的皮就完全是異端,根本就不能歸到三味線的范疇里面了。”
說到這里,老板嘆了一口氣道:
“至于客人您看到的那一把三味線,是在幕末那種混亂的時期制作出來的,制作的手法我也只是聽說過,可以說是非常的殘忍,正常人都不會選擇,市面上是不會出現這種東西的。”
方林巖道:
“知道了,多謝。”
他接下來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后發覺店內的樂器用皮革包裹的還是蠻多的,心中一動,就取出了那張奇特的皮制書簽,然后對準了這個老板道:
“老板,還有一件事要打擾一下,能幫我鑒定一下這張書簽的具體材質嗎?若有結果,那么必有重謝。”
“哪怕是您能提供一定的線索,我也會有相關的謝禮。”
老板將這書簽接過去,仔細的對著光線看了看,然后有些疑惑的道:
“好像不是什么常見的皮革呢,但是有些眼熟呢?”
方林巖心道你這說的是廢話,若是常見的話,那么上海的人早就將之搞明白了。
隔了一會兒之后,老板轉身進到了后堂當中,然后取出了一個巴掌大小的木雕。
“我自己確定不了它的材質,不過卻在叔叔那里見到過類似的東西,你拿著這塊木雕去找我的叔叔,他應該能解答你的疑惑。”
方林巖沒料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在便宜老爹的文集里面發現的這東西,卻在中國找不到答案,反而在萬里之外的日本找到了線索!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接著老板告訴了方林巖他叔叔居住的地址,那里名字也是十分古怪的,居然叫做“臍毛村”,好在距離長崎并不算遠。
對于能幫助自己的人,方林巖出手素來大方,直接掏了一疊日元出來,數都沒有數就塞給了老板。
老板頓時眉開眼笑,然后補充道:
“我的叔叔叫做村和鬼庵,他脾氣十分古怪,你拿著我的信物未必就能打動他,不過他喜歡喝酒,所以你帶一些酒過去的話,那么多半就能讓他幫忙了。”
方林巖點頭記下,心道老板你這家伙看起來濃眉大眼的,其實卻很有心機啊,若是我的這一疊鈔票不掏給你,后面的這些話就不會說了吧?
接下來方林巖走出了店鋪之后,找了個地方吃了一碗拉面,就見到拉明匆匆的趕了回來,很干脆的道:
“我打聽好了,三天以內出發的船一共有四艘,香港,上海,那霸,甚至還有直達倫敦的。”
方林巖道:
“最好還是不上日本人的船。”
拉明道:
“日本人在這個港口里面還是以漁船居多的,他們的商船也是主要針對亞洲區域進行貿易,這四艘船里面沒有日本商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