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直廬。 崔元斜著身體,呼吸有些急促。 從入秋開始,崔元的身體就每況愈下。 按照御醫(yī)的說法,老駙馬的日子不多了,此刻最該做的是在家靜養(yǎng),安靜的度過自己人生最后的時光。 但崔元卻不肯,每日依舊來直廬當值。 他喘息著說:“東樓,那些商人被劫掠是誰的手筆?” 嚴世蕃眼中多了鄙夷之色,“不知。” “那些人會望而卻步吧!”崔元喜滋滋的道。 嚴世蕃搖頭,“京師豪商剛組建了什么商會,有人替請示朝中,能否派軍士隨行護衛(wèi)。” 奏疏就在嚴世蕃手中,他玩味的道:“上奏疏的是李煥。” 自從蔣慶之出海后,京師蔣系人馬便以朱希忠為首。李煥作為蔣慶之的丈人,在幾次蔣系和外界沖突中表現(xiàn)的令人矚目。 有人說,老家伙這是在替女婿看守家業(yè)。 “蔣慶之出海,他的丈人倒是不甘寂寞。你是太常寺卿,難道就不能壓制他?”崔元斜睨著嚴世蕃。 “那是蔣慶之的丈人!”嚴世蕃冷冷的道。 “是了,蔣慶之滅了倭國。滅國之功……大明開國至今,再無第二人。他一旦凱旋,那威望……” 崔元悵然,“元輔壓不住他,再也壓不住他!” “咳咳咳!”嚴嵩進來了。 “陛下如何?”嚴世蕃問。 嚴嵩嘆息,“陛下云淡風(fēng)輕,好似早就知曉此戰(zhàn)必然會大捷。” “陛下最近越發(fā)從容了。”嚴世蕃蹙眉。 “蔣慶之報捷就八個字。”嚴嵩說:“這八個字應(yīng)當是契合了陛下的心思。” “哪八個字?” “大明榮光,君臨倭國!” 嚴世蕃一怔,“這倒是符合蔣慶之一貫心思,大明榮光……他一心便想讓大明能布武天下。” “另外,倭國那座銀山……被證實了。”嚴嵩的腰背仿佛是一下就垮塌了。 崔元喃喃道:“有了銀山,蔣慶之征倭之舉便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兒。倭國滅了,大明上下將會歡欣鼓舞。隨后開海…… 他想攻打麻六甲,老夫敢打賭,倭國只是他征伐這個世間的開端。十年后,二十年后……這個大明,會是誰家天下?” 嚴嵩面色微冷,嚴世蕃呆呆坐在那里。 氣氛仿佛凝固住了。 “元輔。”有人進來,“有征倭大軍的書信。” “誰?”嚴嵩問,來人看了崔元一眼,走過來,把書信遞給嚴嵩。 嚴嵩接過,見信封上并未有字跡,便撕開信封,只是看了一眼,他就把信紙折了起來。 崔元想看,見嚴嵩把信紙收進信封中,便悻悻的道:“蔣慶之何時回京?” “大約……在冬季吧!” 嚴嵩淡淡的道。 “冬季?”老駙馬有些惆悵。 沒多久,崔元便一病不起。 御醫(yī)起診治,回來稟告道:“駙馬怕是熬不過這個冬季。” “知道了。”道爺眸色深邃,隨即令人去探視。 就在冬季的第一場雪降臨之際,駙馬府舉哀。 崔元。 去了。 …… 冬季,大軍凱旋。 但回來的只是一部分。 統(tǒng)領(lǐng)大軍凱旋的是次輔徐階,隨行大將是杜賀,京衛(wèi)竟然只回來了一萬人馬。 “長威伯呢?” 道爺很重視凱旋,令嚴嵩打頭,百官出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