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本地人-《兼職保鏢》
第(2/3)頁
這里的京都,指的是京都市,而不是京都府。府相當于省或者直轄市的概念。京都市就是一座城市。
京都人口排名第八,市區人口150萬左右,有一千年左右歷史的首都,也是東瀛最有古文化特色的一個城市。在二戰期間,京都是較少遭受美軍轟炸的城市,因此保留有很多戰前建筑。比如寺廟、二條城等都保留著古韻味,是外國人到東瀛旅游游學的首選城市之一。
京都分成五塊,分別為上下左右中京都,其中中京都是城市的中心,由于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導致城市難以規劃,使得舊城區的公園和道路容積率極低。由此舊城區更接近商業區,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城區。
京都安保公司坐落于上京都,辦公樓占地面積三千平米,樓高五層,有自己的綠化公園區。周邊是傳統工業作坊,其中包含了扇子、漆器、陶瓷、絲綢等制作工廠。
安保公司的培訓和訓練基地名為京都保安學校,距離安保公司八公里,已經接近郊區。周邊有大量的一戶建,業主主要是在京都工作的白領。
安保公司派遣一名向導接機和陪同崔建。很巧的是,向導姓向名導,是一位華裔,在安保公司中擔任公關部副經理。很多公司的業務部最低崗位都是副經理,公關部亦然。
考核小組入住距離安保公司400米的一家四星級連鎖酒店,包了一整層,崔建分到了一個房間。崔建首先向本次考核負責人博納報到,博納說明考核的內容與標準,這份數據是崔建需要監督,防止內外勾結的標準數據。
崔建在向導介紹下購買了一輛小型電動車,不需要上牌,不需要駕照,最高時速每小時20公里,續航在70-80公里之間。買了車后,崔建就打發了向導,稱有需要再聯系他。理由是作為監察員,他需要避嫌,不能和安保公司員工有太多往來。
到京都第一天,崔建就騎上小電動車到處瞎逛。很多人不適應陌生環境,特別是語言不通的國外,崔建不同,他已經跑過很多國家,第一天他就開始起了旅游之路。
當天晚上崔建在中京都入住了酒店。第二天一早,他找到了派出所,正巧派出所的巡警也要去早市,于是就一起去了。所不同的是他騎的是電動助力車,巡警騎的是真自行車。
吃了早飯,根據巡警畫的路線,他先去了東福寺和清水寺,在河源町吃了午飯,付費給小電驢充電。下午去了四條大宮等地方,傍晚到了嵐山看日落。轉而去二條城附近吃了晚飯,隨便找了一家帶有民宿味道的旅店,認識了來自瑞典的幾名大學生,一起喝了幾杯,晚上十一點回房間休息。
勝子聯系上崔建,說明小島杏住在右京區。右京區在京都十一區中面積最大,是主要的住宅區,以一戶建為主,也有5-7層的公寓樓小區。區南部是富人區,到處是豪宅和大別墅。
小島杏就住在富人區,她的別墅前大院后泳池,占地面積超過600平米。高墻堆壘,外面是灌木、樹林等綠化區,最近的鄰居直線距離80米。
小島杏本人是京都第一大幫金龍會的高級干部,別墅的一樓是小島杏本部人員的活動區,相當于馬仔的聚集地。小弟們日常沒事就窩在這里,可以健身,打游戲。小島杏開了家財務公司,馬仔們還擔負了討債的工作。
勝子道:“小島杏日常只帶兩名保鏢出門,都是空手道的高手。比較麻煩的是,我查詢了小島杏的手機定位,她大多數時間是在中京區人口密集的地方活動。即使回家休息,別墅一樓也有一二十名打手,沒有比較合適的下手地點。”
勝子道:“查看了她手機上信息,發現她在昨天查詢了九頭神社的一些資料。九頭神社在京都府北面,靠近福井縣的北細美町,北細美町是個小鎮。九頭神社在小鎮郊區,與小鎮距離5公里左右。”
崔建問:“你認為她會去九頭神社?”
勝子道:“還不清楚,我是昨天晚上才開始全面監視她的手機動向。”
崔建:“你的工作效率呢?”
勝子苦笑:“叫小島杏的京都人有一百八十二人,符合基本特征有三十一人。對不起。”本想繼續解釋,但想來解釋不如道歉。她還得想辦法弄一個臨時安全屋,最少搞輛車,有可能的話得想辦法弄一把手槍。她雖然是東瀛人,但是她在國外生活二十多年,完全不了解京都,甚至不怎么了解東瀛。
崔建寬慰道:“沒事,不著急。”
勝子道:“嗯。從她手機導航APP行程圖來看,她每個月的1-2號,都會去一處神社。這些神社都在比較偏僻的小鎮,人流量非常低,有些神社日接待觀光客平均不足兩人。”
崔建問:“你意思是,小島杏每個月都會去見一個人?”既然小島杏不了解九頭神社,說明她本人對神社沒有太大興趣。有可能她要見的人,對神社文化充滿了興趣。或者純粹是一個接頭地點。
勝子道:“無法肯定。后天就是1號,到時候應該能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