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顧玙(下)-《顧道長生》
第(2/3)頁
簡單講,就是用粘粉混上香粉,像和面一樣揉成均勻的一團。粘粉多用榆樹皮制成,無異味,粘性也好,但不能多放。
像廟里的許多線香,燒完了香灰蜿蜒不斷,就是粘粉放多的緣故,這是劣香。
顧玙先取了一只瓷碗,放入配好的粉,一點點加水,一點點攪拌。直到水凈,粉就成了一坨面團樣的東西。他再用勺子反復從四周往中間疊壓,將面團充分調勻,加強密度。
到此都很簡單,下面才是關鍵的一步,成型。
如果是做線香,現在的人為了偷懶,多把香泥塞進針管里,然后一條條擠出來。這種實際是劣香,因為擠出來的香條內部不密實,燒起來的煙會比較大。
好的方法是用手搓,配制香料和搓制線香,這兩者便是制香最大的道行。
“呼……”
顧玙坐在燈下,深呼吸了一口氣,整個人愈顯沉靜。他扯了一小塊香團,放在木制的案板上,用一根手指豎著開始揉搓。
千萬不能橫著搓,豎著可以調整香條的走向和粗細。
他神情專注,全身心都在那根手指上,不是看,而是感受。感受著那一小塊香團慢慢伸展,變細,延長……就像用自己的意念控制一樣。
這種感覺很微妙,練過太極的都知道聽勁,搓香也類似,讓手指的皮膚去“聽”香團傳來的力道和反應。
有句話講:搓香便是調心。
總歸還是一個靜字。
時間一點點走過,夜色深沉,顧玙終于起身,吐出一口長氣。費了半天勁,一共搓成了十五支,長約十厘米,有牙簽粗細。
他把香條切整齊,放在平紙上,再蓋上幾張白紙,這樣陰干的會快一些。
等到明日,香條徹底干透,再送到院里的小窖藏放。大概要半個月的時間,各種香料的味道才會融合,煙火氣減小。
這才是第一批,要知道,他可是要做六十支的。
所以說,為什么手工制香的人不多了,就是因為太耗精力,合不上。
…………
當夜,顧玙一共做了三十支,睡得很晚。
不過次日一早,他還是準時起床,顧不得吃飯,收拾東西就推車出門。剛出去,這貨又顛顛的跑回屋,取了三顆驅蟲的香丸。
這種香丸對人無害,蛇蟲鼠蟻卻極其厭惡,幾乎見之立避。他每天進山,為隨身必備,至于原來的那個,好吧……已經送給倆妹子了。
“小玙,精神不太好?。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