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面子里子-《顧道長生》
第(3/3)頁
這樹,是他師父親手種下的,那藤蘿,卻是初生不久。
他看著它們,忽覺時光變幻,悠悠交錯。
話說譚崇岱參加完法會,返回道觀后,就處于一種很復雜、很亢奮的狀態。他早已知曉此事,但這次是政府推動,龍虎山牽頭,全道門都參與其中……意義不同凡響。
他已經六十多歲了,還是一派宗主,如果與別派弟子同去,未免有些丟人。但是,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向道之心,已決定豁出這把老骨頭,去搏上一搏。
……
松江,太清宮。
薛明心端坐靜室,身姿挺拔,絲毫沒有萎靡之相。他今年八十七歲,十三歲修道,幾乎與夏國同歷史。
而在他對面,恭恭敬敬跪著兩個人,一人三十來歲,一人六十出頭。年輕點的面色微妙,不敢多言;年長些的卻滿臉悲戚,連番道:
“師父,求您開恩!”
“師父,為什么師弟能去,我卻不能?”
“師父……”
他求了半響,薛明心終道:“你年歲已長,資質有限。我壽元無多,本想著讓你接任主持,你這一去不知前路如何,恐怕又誤修行又誤自身。”
“師父!”
那人連磕了九個響頭,泣道:“我自幼拜在您門下,苦心求道,如今機緣在前,我就算碎首糜軀,也要試上一試。”
“唉……”
薛明心看大徒弟如此,終究不忍,嘆道:“罷了罷了,你們便一同前去,下去吧。”
……
句容,茅山道院。
茅山的前身是上清派,源于漢時,到南朝陶弘景時期,才正式確立了茅山宗。所以道門之間的稱謂,通常要在前面冠名,為上清茅山。
而到了明代,全真派大舉南下,丘處機創建的龍門派攻占茅山,形成五觀傳全真,三宮傳正一的局面。
后來夏國立朝,五觀三宮合并,統稱茅山道院,傳正一派。另有乾元觀,為坤道(女道修煉場,傳全真龍門派。
此時,道院的一間靜室內,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立在其中,氣度沉穩又蘊帶張揚。在他對面的,正是吳松柏。
“你都聽清楚了?”吳松柏問道。
“弟子清楚了。”
“可有什么想法?”
“弟子定將一展所學,重現我茅山聲威。”年輕人言簡意賅。
“哈哈,好,不枉我這么多年的教導!”
吳松柏卻異常開心,捋了捋長髯。
沒辦法,雖說全真、正一并列,但全真顯然混的更好。因為他們是講理論的,王重陽主張三教合一,修身,戒律,度化世人。
這是大大的良民,有利于朝廷教化,所以才能執掌天下道門。
但正一是輸出門派啊,什么畫符請神,招魂弄鬼,還有各種狠毒手段,牛的一逼。這東西被統治者不喜,只是礙于穩定,才不得不封賞正一。
而到了現代社會,官方更視為封建迷信,各種暗戳戳的打壓正一,尤其是茅山。
吳松柏年歲大了,心思也淡,費盡心血培養出一個徒弟,希望全壓在他身上:
“我茅山基業,就交在你手里了。”
(晚上還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