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水不近蜀-《顧道長生》
第(2/3)頁
梅一帛本名叫梅小康,這什么鬼名字,小齋十分嫌棄,就給換了個道號——嗯,抽簽抽的。
他們的功課是回答一些道經詞義或道門典故,毛筆宣紙,工工整整。小齋身為學霸,對弟子也要求苛刻。
“師父,我寫完了。”
不一會,米蓓率先放下筆,蹦蹦跶跶的跑過去。
小齋掃了一眼,道:“不錯,比上次長進了?!?
“嘻嘻!”
米蓓得到夸獎,十分開心,遂陪著師父一起看雨。
小人兒剛超過欄桿,只露出一個頭,努力扒著向外瞅,忽道:“師父,我家那邊也下雨了,好大好大,都好幾天了?!?
“你家,哦……”
小齋記起來,這孩子老家在都江堰的一個鎮子里。
“不過我不怕,之前也下過,都沒事的。媽媽說因為有大壩,會保護我們的?!?
“什么大壩?”
梅一帛是瀟湘人,也跑來遞卷子。
“就是都江堰啊,說建了幾千年了,從來沒決口過?!泵纵頋M臉自豪。
“幾千年沒決口,我才不信呢!”梅一帛撇嘴。
“是真的,它從來就沒壞過!”
倆孩子開始爭執,最后自然而然的讓小齋評判。
她才懶得哄孩子,一手一個直接扔下樓,心里卻轉了轉,世人皆為都江堰兩千年未決口而驕傲,其實它也決過,但不是主體工程。
1933年,岷江上游的疊溪發生大地震,引起的山崩將岷江截斷為大大小小的湖群。后來湖群潰決,排山倒海的洪水隨江而下,浪頭有幾十丈高,直接沖毀了都江堰渠首樞紐。
再往遠說,唐朝有一次水災,灌口段也決堤損田,釀成大禍。
灌口是個鎮,因位于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杜甫有一首詩《石犀行》,粗略記錄了這次水災。
“這詩怎么寫的來著?”
小齋想了想,哦對。
“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蜀人矜夸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
…………
林思義等人不知道這首詩,他們返回道院后,向師長如實稟報。
隨著張守陽、晁空圖一批人退居幕后,現在是第三任住持,那個油滑的死胖子,風水、陣法大家——王若虛。
他是先天修為,連人仙都沒到,但威望頗高。世間的陣法體系,幾乎是他一人梳理重塑,天下修士都因此受益。
而且他性格圓滑,老于世故,將各方面處理的非常干凈。當然他也清楚,自己大概是最后一任過渡,下一棒就要交到弟子們手里。
卻說林思義交完任務,又獨自來到后山,求見尊長。
對著盧元清、張守陽等幾位神仙,他詳細述說了自己的不適感,并向對方請教。
盧元清聽完巴蜀之行的細枝末節,問道:“可知那鼠患因何而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