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道門法則》
第(2/3)頁
搬遷工作非常瑣碎,各種手續相當繁復,好在無極院和谷陽縣衙對趙然的事情一路大開方便之門。所以辦理起來非常快捷,一天工夫便拿到了各種文契。這些文契的到手,表明君度山以西的上萬畝荒地可以正式開發了,他的支配權足足有五十年之久,而在這五十年里,只要大明朝沒有滅亡,這份土地支配權都會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他早就從縣衙戶房中找了幾個文吏,趕在七月份便已對君度山以西的荒地進行了大致丈量和評估,在接近水源的宜居處劃出了三個聚集點,暫定為三個村落,這也與長蟲山中村民自發形成的聚落相仿。
整個八月,趙然都在對長蟲山村民的戶數和丁口進行統計,最終的計劃為,每戶配授上田十畝,或中田十五畝,或下田二十畝。趙然和谷陽縣衙之間簽的是“承包”協議,所以他又和孔縣令商議過后,補簽了一個代為授田的契約,也就是說,趙然雖然只有五十年承包權,但他可以代替官府授田,谷陽縣對授田的結果予以簽押確認。
趙然通過將近一年的功德修煉,手底下已經聚集了一批能干活的幫手,最核心的是道院方堂里的一批人,包括關二、魯進等十多名巡察,以及受牒道士金久;無極院外,則有金記米鋪的金掌柜、慈善堂的李管事等人幫襯,需要的話,還能調動李家村幾十戶村民。
有這批人當幫手,趙然的開荒計劃進展相當迅速,剛剛進入九月,君度山以西荒地上便建起了三座嶄新的村落。等到五色大師同意遷居后,趙然便立刻行動起來,一天時間便將各家各戶的土地契約簽訂完畢,然后立即組織人手開始搬遷。
趙然為此支出的遷居費用總計兩千三百余兩,花費如此之大,他的要求只有一條,要讓村民們在新家度過中秋佳節。
九月初四,趙然不得不放下手上的開荒事務,回到無極院,與宋致元和三都一起,協商接待龍安府各方來客的相關事宜。
在慈善堂召開的現場辦公會定于九月初六舉行,西真武宮、府衙、其余三縣道院和縣衙的來客都將于九月初五抵達。有張監院領銜,各縣道院來的都是負總責的監院,官府一方,雖說主官輕易不得擅離轄地,但也有佐貳官領著戶房及相關文吏前來商議,同時,各地主要豪紳大戶也被官府點名,家主親自趕到谷陽縣,準備隨時候見。
這樣一場盛會,對谷陽縣來說是百年難遇的,無極院和縣衙都做足了充分準備,縣城中的客棧和館驛都被提前清空,專門用于接待來賓,而鄰近縣城的幾家大戶也被征用了宅邸和別墅,用于主要貴客入住。
九月初五這天一大早,宋致元和孔縣令便帶領谷陽縣方方面面人眾,在縣城西北二里外官道旁的接官亭相侯,迎接各方貴客。接待和禮儀等相關瑣事自有旁人打點,趙然樂得清閑,只穿了正式的道袍,排在無極院八大執事的隊列中等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