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道門法則》
第(2/3)頁
駱致清一句話頓時將魏致真和余致川點醒,二人驚叫一聲:“苦參果?”
不怪他們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實在是苦參果這種靈果極為罕見,雖然名列《芝蘭靈藥譜》第十一位,但它生長于吐蕃岡波仁切山,中原大地很少有人見過,所以一時半會兒根本想不起來。
趙然道:“正是苦參果。”他現在臉皮已經厚了,但凡拿出來的寶貝,只要是沒法道出來歷的,全數推到自己那一段苦逼的夏國逃亡經歷中,此刻也不例外,順嘴就將當年在寶瓶寺抄家的故事再次講述一遍。
江騰鶴笑了笑,也不推辭,將苦參果攝入掌中,收下了這枚苦參果,點頭道:“你有心了。”
送了禮物,趙然將蒲團挪至二師兄余致川下手,面對著三師兄駱致清坐了下來。坐在蒲團之上,趙然頓感渾身麻癢難當,條件反射般就要跳起來。
好在他心思敏捷,馬上領悟到這蒲團的用處,似乎和洗心亭有異曲同工之妙,于是立刻凝神收心,全力運功入靜。
去年趙然在洗心亭中修行多日,已經煉就了雜亂紛擾中收心入靜的本事,今日多加一個蒲團,也不過就是強度不同罷了,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入靜多時,長長喘了一口氣,煩躁的心思平靜下來。
師父江騰鶴和三位師兄一直沒有吭聲,等了半個多時辰,待趙然適應之后,才開口道:“你剛才向我磕頭拜師,從此之后,便是靈劍閣一脈的真傳弟子了,既然入我門中,少不得還要將師承來歷告知于你。”
于是江騰鶴開始講歷史,趙然認真學歷史。
靈劍閣一脈源遠流長,追溯上去,派名應為“樓觀”,開派祖師為尹喜。上古時,尹喜為函谷關令,忽有一日望見紫氣東來,知有高人駕臨,于是中道等候,等來了西行的老君,得授《道德經》。
于是尹喜歸隱終南山麓苦修真經,結草為樓,觀望星氣,樓觀一派因此而得名。尹喜道法大成后飛升為仙,號文始真人,終南山下于是道法大興。其后,文始真人遣其弟太和真人尹軌下降樓觀,授梁諶等人《日月黃華上經》等經文,于是樓觀一派自此成型,梁諶被尊為樓觀派師祖。
至唐時,樓觀一派達到鼎盛時期,高祖皇帝在長安建宗圣觀,樓觀道士不下三千,直到六百年前,才逐漸衰落下來。
說到樓觀的衰落,就不得不提佛道之爭。在這方世界,佛道之爭本已有之,但最激烈時則在大唐中后期,最終演變成佛道近百年的大戰。佛道之爭的本質當然是對信眾的爭奪,但在教義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癥結,就是誰在先誰在后的問題。
道門認為佛門是老君化身所創,《老子化胡經》中說得很明白了,故此佛法不過是道法之一;佛門則認為佛祖是老君的師傅,而且是爺爺輩隔代傳藝,《清凈法行經》中說得明白,“佛遣三弟子赴震旦教化,孺童菩薩,彼稱孔丘;凈光菩薩,彼稱顏回;摩柯迦葉,彼稱老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