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又與沿著漢水破敵,剿滅了安漢縣的趙氏與陳氏孫策遙相呼應。 讓孫伯符將降卒打散安置,令其攻充國縣與閬中縣。 二月與三月間,可謂連戰皆捷,士馬旌旗甚盛。 就算有豪強里應外合攻占了縣城,用武庫軍械裝備了部曲,且人數眾多,亦不可阻擋漢軍雷霆兵鋒。 以迅雷肅殺之勢,攻破各處縣城和豪強莊園,豪族抱頭鼠竄逃往深山,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縣的賊軍盡數遭破。 連中書臺來的法孝直都撫掌,笑稱贊道:“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戰之后,皆迎刃而解,可乘勢長驅矣!” 結果往南邊打就開始吃力了。 一是蜀中各縣軍府也有叛軍參與其中,各地軍府需要重整,軍吏、法吏也需法正帶掾吏去整頓。 二則是從剿滅叛軍變成了搜剿蠻夷部落,加上大半的益州豪族拒絕交出部曲與僮客,不愿意度田清點人口繳賦稅,彼此抱團反叛。 剩下沒參與的宗族也冷眼旁觀,只有黃氏、顏氏、吳氏響應朝廷詔書作向導,策應漢軍剿除叛亂。 益州反叛之聲愈演愈烈,北邊數郡雖說初定,南部各郡卻是越發糜爛。 豪族深知自己打出旗幟反叛,還造謠天子劉備并非高祖后裔,亦如當年王郎,詐稱自己為孝成帝之子劉子輿,不過是圖謀大事而已。 又稱天下士族與豪族,不過畏懼其兵鋒勢銳,想攀龍附鳳,欲并乘天衢,方才坐視劉備廢除光武一脈諸侯王。 昔年朝堂的三公九卿與眾多大臣,也遭罷黜驅趕回鄉終老此生。 號召眾人趕緊響應舉旗,扶劉興漢在此一時。 益州豪強把荒誕故事說得有鼻有眼,還散播到鄉里之間,絕對無被赦免可能,只得拼死抵抗。 第(3/3)頁